-
航天系统产生六位新院士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邢球痕 吴宏鑫 航天业
-
描述:源2号卫星总设计师、总指挥,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他在卫星研制,特别是中国资源2号卫星研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重大贡献。该星创造了国内卫星最高姿控精度、CCD相机分辨率及数传码率的纪录,填补了我国航天对地观测空白。经专家评审,该星整体水平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他还推动普及了计算机在卫星、飞船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在信息处理领域取得颇多成果。主持完成了深圳股票交易VSAT网等卫星应用工程,经济效益显著。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出色的工作,已完成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已有突破。邢球痕,1930年9月出生。曾任航天部四院院长、航天总公司四院科技委主任,现任天风科技转化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在开创我国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发展这种高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我国战略及战术...
-
回忆中国科学院编译局
-
作者:黄宗甄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 黄宗甄 委员 陶孟和 政务院 副主任 科学名词 龙门 刘大年
-
描述:处长,1950年3月关肇直调任院图书管理处处长后,由黄宗甄继任处长.
-
致杨叔子院士
-
作者:梁东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院士 黄鹤 松嫩 续写 杏园 消息
-
描述:致杨叔子院士
-
吴澄院士:要全面理解企业信息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自动化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面理 院士 市场应变能力 信息技术 竞争能力 全过程
-
描述:要全面理解企业信息化吴先生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营销、服务等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
中国科学院翟裕生院士应邀来我所讲学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铀矿地质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学 接替资源 地质找矿 动力学问题 危机矿山 项目进展 资源勘查 相山矿田 成矿系列
-
描述:学问题,[第一段]
-
中国工程院1999年有效院士候选人名单
-
作者:暂无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候选人名单 中国工程院 院士 陈国 陈森玉 文王 工程学 槐黄 郑皆连 刘韵洁
-
描述:何平伟邹家祥汪应洛沈扁沈久晰宋文嗯张曙张仁俊张玉琢张礼勇张亚雄(女)张彦仲张国雄张绳检陈一坚陈矛章陈作斌陈启智陈学楚陈康民周济郑兆宁郑志伟屈梁生孟慎非赵煦柳百成钟群鹏夏平畴顾逸东钱立新徐正利徐艺南徐志磊徐通模高孝洪高金吉唐任远海锦涛陶建幸黄玉美(女)黄石生黄先祥黄树槐黄瑞松黄慧珠丈女)曹凤国-戚发初龚烈航崔国良梁天培梁桂明梁锡昌彭历生董元董祖妞(女)蒋新桐傅辉清曾广商蔡海荣熊仁生熊诗波戴冠中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34人选出19名)王子才王行仁王众托王昌宝王南华〔女)王祖永王润文王渭源王福如韦乐平毛谦方家熊孑乙宪正左继章石磐卢锡城叶声华史长捷白元根毕克允毕厚杰朱敏慧(女)朱惜辰乌卜江兴乌砰贺栓刘兴刘向武刘尚合刘京郊(女)刘韵洁许祖彦孙一康孙忠良孙家广严荣良杜百川李幼平李再光李伯虎李育林李晓梅(女)李润森李景镇李滋刚李福...
-
“火眼金睛”看西部——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吴炳方研究员
-
作者:李瑞林 来源:森林与人类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应用 中国科学院 产业化 西部大开发 西部生态环境 吴炳 研究所 研究员 高技术计划 卫星遥感
-
描述:云南省西双版纳某自然保护区 1990年与 2000年卫星遥感图像比对发现有不确定性变化,科研人员经实地勘察,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这一保护区的核心区,竟然有人生活居住,刀耕火种,砍雨林种橡胶,对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
院士团体不应是“高官俱乐部”
-
作者:祖丁远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俱乐部 中国科学院 候选人 不端行为 高官 院士增选 科技界 管理学
-
描述:汇聚了“中国最智慧头脑”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在北京闭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谢礼立说,作为国家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和咨询机构,中国工程院不应成为“高官俱乐部
-
刘韵洁院士谈物联网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品牌与防伪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器网络 产业 院士 物理世界 智能处理 网络连接 RFID
-
描述:物联网是把传感器网络以及RFID等感知技术,通信网与互联网的技术,智能运算技术等融为一体,实现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为特性的连接物理世界网络。为什么要把我们的网络连接到物理世界?
-
从自动化学科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吴澄院士在北京联合大学的
-
作者:王利荣 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北京联合大学 学术报告 化学 院士 自动化专业 哲学内涵 专业教育
-
描述: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