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
地方文献 (17)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3(1)
2012(2)
2010(6)
2000(1)
1997(2)
1996(3)
1994(1)
1991(2)
1988(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5)
戏文(2)
流行色(1)
剧作家(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文艺理论与批评(1)
长治学院学报(1)
艺术百家(1)
美学(1)
当代中国戏剧四人谈:梅花奖顾问、评委艺术讲座纪要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梅花奖  传统戏  剧种  保留剧目  导演  演员  地方戏  讲座  《牡丹亭》 
描述:当代中国戏剧四人谈:梅花奖顾问、评委艺术讲座纪要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
作者:魏斌  来源:戏文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梅花奖  《狸猫换太子》  演员  绍兴县  剧团  自苦  表演艺术  《牡丹亭》  历史故事剧 
描述:梅花香自苦寒来──记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绍兴小百花越剧
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
作者:姚文放  来源:美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庄子》  汤显祖  真情至性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道家思想  知其所以然  王骥德 
描述:中国戏剧美学与道家思想姚文放在儒、道、佛、禅、理诸家中,对于中国戏剧美学影响最力者无疑是道家思想。与其他各家相比较,道家更富于审美的气质,观照天地万物更多审美的眼光,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道家
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作者:姚文放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牡丹亭》  《西厢记》  汤显祖  王思任  艺术形象  “象”  情感意蕴 
描述:中国戏剧美学与《周易》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作者:赵征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戏剧典籍  文学译介  《牡丹亭》  经典化  边缘化 
描述:多年的中国戏剧典籍“西渐”过程中,诸多汉学家和华裔学者如艾克顿、张心沧、翟楚/翟文伯、白之、宇文所安等人为中国戏剧典籍及《牡丹亭》的英译和对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在诸多国家翻译
脚色制的基本意义及其现代转换:以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侍静睿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脚色制  脚色制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昆剧  昆剧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剧结构体制--脚色制发挥的巨大作用。
中国戏剧艺术研究的资料宝库--《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序
作者:敏泽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古代文学理论  序跋  研究工作  资料基础  戏曲文学  汇编  戏剧艺术  人物塑造  汤显祖 
描述:理,这方面的意义更是不能低估的。
明清传奇研究的新硕果:评《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
作者:谅瀅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戏剧文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元杂剧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昆山腔  文学剧本  弋阳腔  文化艺术 
描述:、李玉、李渔、洪升、孔尚任等均是这期间的文豪;名垂史册的《浣纱记》、《临川四梦》、《玉簪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等佳品盖出于此。明清传奇以繁富丰硕的果实呈献给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管见--读叶长海教授《中国戏剧学史稿》心得
作者:姜赫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腐观念格格不入的各种各派思想,他似乎都愿意汲取,多种观念交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雄浑博大、坚洁深秀’的理论结构”[1],汤显祖的理论思想反映着当时儒家道统被冲击,新精神尚未完成的时代特色,由此,叶
香梅花苑的书画家们:沈皋
作者:暂无 来源:流行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油画大师  中国戏剧  牡丹亭  戏曲人物画  昆剧  上海市  设计师  颜文梁 
描述:沈皋是静安区政协香梅花苑的特聘画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定委员会成员。在一次沈皋先生的油画展上,书画大师陈佩秋、原上海油雕院长陈古魁等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都茬临观摩,把现代油画艺术展现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