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等审美样式得其风气之先,而在散文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奠定了晚明散文美学的特殊性质和形态。
-
关于中国古代定量制图学的新史料
-
作者:钱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地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图学 新史料 《禹迹图》 绘制地图 朱墨 中国古代 舆地图 朱思本 李约瑟 矩形网格
-
描述:关于中国古代定量制图学的新史料
-
改革之本首在人才-中国古代改革经验的一点借鉴
-
作者:金其桢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经验 王安石 张居正改革 子产 孝文帝 中国古代 鲜卑贵族 曾布 王莽改制 改革支持
-
描述:的历史经验教训,改革能否成功,从人才因素这一角度看,主要取决于这样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几方面条件。
-
中国古代已知听觉有频率下限--谈《老子》一书中所说“大音希
-
作者:吕作昕 来源:物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音希声” 频率下限 《老子》 次声 吴澄 听觉器官 大弦 中国古代 《道德真经注》 音调高低
-
描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值得注意的就在“听之不闻名曰希”和“大音希声”这两句话. 古代“声”和“音”二字有别.“声”是泛指能让听觉器官感受到的物理现象,而“音”字则是指音调高低.和老子同时代的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子)在《文子》一书中提到:“音之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比《老子》还早些的《管子》一书《地员》篇中也有“呼音中角”、“呼音中商”这样的文字.这都说明,“音”是指宫、商、角、徵、羽等音调的高低.从这里可知,《老子》所说的“听之不闻”的“大音”,当是捐音调高低超过人类听觉器官感受范围的声音. 那么,它究竟是指频率过高的超声还是指频率太低的次声呢?根据来末元初学者吴澄的看法人老子})所说的“大音”该是指“次声”而言. 古人注释的《老子}),最流行的有晋代王粥注释本和吴澄的《道德真经注》...
-
简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
作者:潘运告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美学思想 文艺创作 审美主体 天机 审美客体 阴符经 文学艺术 进步思想 贵生
-
描述:汤显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进步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既显示出戏剧家、文学家的准确性,也表现了进步思想家的进步性和深刻性。对于他的美学思想,笔者以为:不仅要看到他讲“情
-
王安石的美学思想与实践
-
作者:吴林抒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美学思想 美学价值 美的价值 文艺与政治 古文革新 作品 西昆体 美的本源 经济基础
-
描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和理论,往往见诸于其对哲学的研究与表述之中。而其形式,则表现为零散的、独立的或相互结合而为一体。其原因是当时各门科学尚未分化,而中国哲学又较之西方哲学更富于美学的意味
-
宋代散文之美学观照
-
作者:万陆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散文 美学观照 散文艺术 欧阳修 园林美学 事信 苏东坡 诗歌 曾巩 美学范畴
-
描述:封建社会美学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
中国古代的富民、富国和理财思想
-
作者:叶世昌 来源:财经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民思想 桑弘羊 王安石变法 韩非子 中国历代 孟子 藏富于民 抑兼并 荀子 墨子
-
描述: 富民、富国和理财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和经济管理中常用的词汇。本文意在说明其含义及古代思想家的有关主要观点。一、关于富民思想富民是中国历代思想家所普遍张主的。他们主观上是想使人民能普遍富裕。但在阶级
-
古典戏剧美学的新贡献--孟称舜“当行”论试析
-
作者:萧作铭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古典戏剧美学 戏剧场面 戏剧家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艺术 艺术虚构 戏剧特征 舞台演出
-
描述:这种理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古典戏剧美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崭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