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凤阁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
作者:许冠恒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凤阁 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研究
-
描述:料。通过研究,认为沈教授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①认为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沈教授指出《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具体影响有:六经的继承发展观是温病学中特有辨证方法的立论基础;辨证求因观促进了温病病因的不断演化发展;诊断观对温病诊法学发展起了积极影响;“随证治之”观启示了温病治疗学。②认为《伤寒杂病论》中桂枝的功用丰富,具有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虚、平冲降逆和通瘀活血等功效;随着用量及配伍药物的不同,体现的功用更多。③揭示了《伤寒论》中水气病辨证施治的规律,分为五种类型:表寒里饮,治宜解表化饮;水结胸胁,治宜逐水;水阻中焦,治宜温运;下焦阳气不化,治宜化气行水;水热郁阻,治宜清热利水。④在传统六淫病因学说基础上,指出温邪受地域影响易夹湿为患;认为应该将传统的六淫病因学说加以改革和发展,把六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与现代病原体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正确地认识各种温病的发病原因,又能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⑤外感热病治疗中需坚持六大治则:未病先防,已病截断;强调祛邪,注重扶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协调气机升降平衡;时时顾护阴液。⑥认为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主张取三者之所长,融合为一,提出以脏腑为纲、以气血为辨、以八纲为用的外感热病辨证理论体系统一的新设想。通过病例分析和沈教授亲传身授,总结了沈教授在小儿感冒、支气管哮喘、萎缩性胃炎、白塞病、湿热痹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六种中(西)医疾病诊疗经验;总结了沈教授常用方止嗽散及藿朴夏苓汤的应用经验;总结了沈教授治疗温病神昏及膏滋方的特色经验。
-
歌声…… ——我所知道的黄麟康教授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和讲话更增添了浓浓的气氛。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和激情中时,舞台负责人突然宣布:“请黄麟康教授演唱两地曲。
-
进入吴康斋先生的世界:生命儒学的工夫
-
作者:邹建锋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生命儒学 明代儒学
-
描述:张的读书、研究与学习应有益于身心、至理有契的教育理念继承生命儒学身体观的教旨,保存淳朴的私塾教育传统。重温他的生命儒学工夫论有利于现代社会和谐人格的培育与发展。
-
中国"积弱"始于康雍乾"盛世"
-
作者:罗文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盛世 史学界 文字狱 刘大年 康熙
-
描述:对康雍乾三朝,中国史学界历来是比较重视的.但民国以来的史学界的主流,对康雍乾三朝历来是以异族入侵,镇压反满人士,大搞文字狱而否定的.自从刘大年"论康熙"一文后,对康熙又开始褒了.
-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中医不应照搬西医学研究方式
-
作者:胡其峰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中医不应照搬西医学研究方式
-
伊曲康唑联合复方黄松洗液治疗念珠菌性龟头炎临床观察
-
作者:郭韫懿 孙忠辉 张英 来源:中国真菌学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 复方黄松洗液 复方黄松洗液 念珠菌性龟头炎 念珠菌性龟头炎 治疗 治疗
-
描述:方黄松洗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略高于伊曲康唑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真菌清除率,联合组和伊曲康唑组明显高于复方黄松洗液组(P<0.05)。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