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7)
报纸(64)
会议论文(13)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5)
地方风物 (30)
地方文献 (11)
非遗保护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17)
2010(9)
2009(12)
2008(10)
2007(13)
1990(6)
1989(5)
1983(2)
1956(3)
195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
吉林中医药杂志(3)
中医杂志(3)
中医药文化(2)
上海中医药杂志(2)
江苏中医(1)
林业科学(1)
父母(1)
江苏中医药杂志(1)
内蒙古中医药(1)
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美国黄松广义代数差地位指数模型
作者:赵磊 倪成才 Gordon Nigh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位指数模型  广义代数差分法  美国黄松  指数年龄 
描述: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广义差地位指数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2)基于Hossfeld IV生长模型的广义差地位指数模型表现出了最佳的性能,推荐采用该模型对加拿大哥伦比亚省30
毒素变成良药
作者:范良智  来源:湖南农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毒素  战国时代  《周礼》  癞蛤蟆  攻毒  中医  蜈蚣  治病 
描述:中医有“以毒攻毒”之说,于是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癞蛤蟆)均可入药治病。早在距今2400余年的战国时代,有部叫《周礼》的书,就记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
从五行生克谈保健重点
作者:杨斌  来源:北方牧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行生克  变化幅度  冬季  春季  呼吸道  阳虚证  王安石  子午流注  消化道  中医 
描述:是生长,适于耕耘播种。但实际上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乍暖还寒、冷暖骤变的时期。"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曾用这首诗描述春天的多变。
“画中人”故事探析
作者:臧卢璐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类型  画中人  牡丹亭 
描述:"画中人"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有趣的故事类型,讲述被绘在画中的女子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走出画像,与凡间的男子喜结连理,表达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探讨《牡丹亭》里的画中人,以及汉族和壮族的故事异文,可以看出,该故事类型的形成受到佛教的影响,还与古人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有关。
明末名医龚居中医籍考
作者:徐春娟 裴丽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盱江医学  江西  龚居中  明代医家 
描述:版本、馆藏情况作了考证。
《万病回春》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作者:孟萍 王静 陈建章  来源:江西中医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万病回春  龚廷贤  中医心理学 
描述:旴江医家龚廷贤贯通医理,精熟内、外、妇、儿各科,所著《万病回春》一书集中体现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万病回春》广泛涉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内容,本文就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机
相山卫生监督所开展网吧卫生专项检查
作者:杜光辉  来源:淮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连日来,相山卫生监督所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网吧经营单位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此次检查的重点是,网吧经营单位是否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网吧场所是否有机械
“中国最大烂尾楼”开债权105人先分配2.382亿,债权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羊城晚报 有“中国最大烂尾楼”之称的中诚广场(2006年,中石化集团总公司出资约10亿元收购A座,改名“中石化大厦”),其债权分配工作有了最新进展——昨天上午,中诚广场债权分配大会在广州中院第一法庭召开,共有百余名债权人参加2.382亿元债权的分配。
中医妇科学奠基者陈自明学术思想的现代研究
作者:徐春娟 何晓晖 陈荣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  外科精要  现代研究 
描述:宋代江西临川籍医家陈自明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著名医学家,他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为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以后,有大量学者对其学术思想、学术经验作了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戏剧比较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