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世俗选材与民俗观照
作者:杨振良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观  汤显祖  杜丽娘  世俗  选材  戏曲文学  民俗性  文化思想  戏曲研究 
描述:明代前后期的文学性质不同,前期与民俗性比较密切,属于民间大众;中晚期之后的文学由于已进入了文士个人创作与精神解放的文艺思潮,在当日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出现的作品,无疑可视为文化思想转型的产物,属于市民阶层。因此学界前贤对汤显祖戏曲作品的研究观察点,便透过晚明心学思潮的
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作者: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汤显祖文化意识的悲剧冲突
文化细读:北美学界明清传奇研究的新模式
作者:何博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明清传奇  文本细读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  文学研究  牡丹亭  桃花扇  新历史主义  文学理论  文学文本 
描述:独特性、文本的独立自主性,崇尚文学研究的客观性,并带有形式主义特点的‘文本细
传统经典的青春再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研讨会综述
作者:詹怡萍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现象  研讨会  传统经典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  青年观  研究员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完成了重新排演,两年间巡演于两岸四地,演出多达66场,2005年4月8日至10日和2006年4月18日至20日两度来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引起海内外戏曲界和文化界的强烈反响,尤其是在青年观众群、青年学子观众群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