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不受礼
-
作者:崔莫愁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王安石不受礼
崔莫愁
北宋中叶,吏治腐败,各级封建政府中的官僚、吏胥贪污受贿成风,请托送礼盛行。王安石认为这种情况对于政令的推行是极为有害的,因而他以宰相的身份,主持制定“重法”,以杜绝贿赂请托
-
“漫灭”不“可识”吗?
-
作者:西塞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王安石 文字 名称 花山 读作 模糊 注释 三期 褒禅山
-
描述: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三期《既已“漫灭”何又“可识”?》一文,谓统编语文教材对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的注释错了,认为句中的“为”应读作“谓”,“为文”就是“谓文”指“标明山的名称的文字”。按,此说甚误。
-
王安石不颒面
-
作者:甘孺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王安石 王学 人论 南宋 日常生活 沈括 虚构 门人 人事
-
描述:老苏《辩奸论》为南宋反王学者所伪托,前人论之已详。然其文虽伪,其事则非纯出虚构。沈括《梦溪笔谈》中《王荆公病喘》一则云: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
-
“奇才”与“不奇”
-
作者:阎慰鹏 来源:父母必读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家 我国古代 幼年 王安石 现实生活 晋书 人论 成就 晚年 言语
-
描述:奇才"。然而,王羲之的幼年却并不奇。《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幼讷(音nè呢·去声,言语迟钝)于言,人未之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孩子。他的书法呢?开始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还不如当时的书法家庾翼、郄愔呢!到了晚年,他的书法才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不应是“涂了一层脂油的或靴子”
-
作者:陈炳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不应是“涂了一层脂油的或靴子”
-
先进不应是羊群中的“骆驼”
-
作者:刘凤启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先进不应是羊群中的“骆驼”
-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
-
作者:王鲁军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
-
知人论世,《村姑》也不应是“逃避现实”之作:答凡尼同志
-
作者:康咏秋 来源:湘潭师专学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凡尼同志在《关于"村姑"一诗的评价问题》(见《文学评论》一九八一年第一期)的文章中,批评我在《正确评价描写恬静、安谧农家生活的小诗》一文中对戴舒望的《村姑》一诗的评价是"妄加论断",是违反"知人论世"的原则的。我反复思考了他的意见,受益匪浅。他提出在评论具体作家作品的时候,应该遵循鲁迅先生在《"题
-
不羡“铁饭碗”乐做“土大夫”-记赤脚医生张顶云坚持扎根山区
-
作者:王义昭 来源:健康报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不羡“铁饭碗”乐做“土大夫”-记赤脚医生张顶云坚持扎根山区
-
为什么先进分子遭孤立受打击?:先进不应是羊群中的“骆驼”
-
作者:刘凤启 来源:中国青年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为什么先进分子遭孤立受打击?:先进不应是羊群中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