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2)
报纸(206)
图书(34)
会议论文(6)
学位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4)
地方文献 (61)
地方风物 (16)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8)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96)
2012(40)
2009(48)
2001(6)
1996(11)
1993(7)
1991(7)
1988(8)
1987(8)
1974(3)
按来源分组
文献(8)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2)
当代传播(2)
破与立(2)
财会月刊(1)
湛江日报(1)
语文学刊(1)
齐鲁学刊(1)
应用写作(1)
学理论·下(1)
论“临川四梦”的时政之刺
作者:暂无 来源:学理论·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时政  讽刺 
描述:“临川四梦”蕴含强烈的讽刺意识,时事政治是其重要的讽刺对象。“临川四梦”对时政的讽刺包括边事和战和统治者荒淫腐败的生活两大方面,作者通过婉曲的手法借传奇表达对时政的否定。
网络时政论坛中舆论领袖的印象管理研究
作者:朱艳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时政论坛  舆论领袖  中日论坛  白云黄鹤  印象管理 
描述: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策略和行为效果;最后对比不同群体和不同政治派别的舆论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策略和行为效果的异同。 研究发现: 1、网络时政论坛中舆论领袖的印象管理的动机有价值理性式和目的理性式
孔家老二()
作者:陈华艺  来源:野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颜征在  孔丘  孔子  鲁国  南宫敬叔  齐景公  曲阜  周礼  齐国  国君 
描述:一公元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庚子年八月二十七日。几阵带着些许凉意的西风,不紧不慢的一吹,鲁国都城曲阜城南的小镇陬邑,便很有了一番深秋景象。平展展的原野上,高粱垂下了沉重的头颅,远远望去,红红的一片,很是壮观。南山下,
古车的构造()
作者:余出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车  构造  《考工记》  《周礼》  甲骨文  轮子 
描述:孔以安插辐条。《说文解字》说毂,辐之所凑也,故有辐凑一词。辐即连接毂和辋(车轮的外圈)的直木条,其一端入毂,另一端入辋,故《老子》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
考卷的两个签名
作者:忻微宏 徐琼花  来源:小学科技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卷的两个签名》  忻微宏  徐琼花  作文  小学 
描述:“放学了,胖子陆你还不走啊!”嘻嘻哈俯下身子看了看趴在桌子一脸愁容的胖子陆,“你不走我可要走了,要是妈妈知道我得了95分,又该……”说到这里,嘻嘻哈忽然打住了,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吐了吐舌头
西方音乐史 普修教程
作者:杨九华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西方国家  高等学校  教材 
描述:西方音乐史 普修教程
“古事”医解()
作者:刘强 王竹  来源:健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桃花  肾上腺素  追星族  剧作家  偶像  四川内江  少年  小偷  发现 
描述:明朝追星族投湖自尽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才子,曾经创作了有名的《临川四梦》,被后人称为东方莎士此亚。正是这位大名人,也遇上了一位追星族。据说,当时四川内江有个美貌少女,名叫郝桃花。她拒众多求婚者于门外,却千里迢迢地来到江苏扬
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
作者:  约翰·哈里斯 苏澜深译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钢琴  钢琴  器乐史  器乐史  世界  世界 
描述:古今钢琴与乐队音乐史典
李纪恒在云南省委党校开学典礼要求
作者:云文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9月1日,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举行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云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李纪恒出席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李纪恒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努力保持云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李纪恒向学员通
直言 快语 肖伯纳乐评摘()
作者:辛丰年  来源:视听技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肖伯纳  贝多芬  音乐厅  乐史  音乐会  高标准  音高  亨德尔  音乐评论  英国人 
描述:几年之前,借到一部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的《肖伯纳音乐评论集》。十六开大本头,一千多页。真叫一个渴想多读些乐史资料的乐迷为之狂喜!更没想到,几年后,又借到了肖翁的乐评全编。好家伙,三大厚册,每一本都近千页!于是,一面狼吞虎咽地阅读,一面摘抄,抢抄了两本笔记。读他写的乐评与报道,我总觉比读乐史更能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