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戏上昆联手打造《南柯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昆剧团 专业本科 戏曲导演 汤显祖 剧作家 昆曲
-
描述:明代伟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南柯记》首次完整地上演于昆曲舞台。3月27日、28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昆剧团联手打造的新编昆曲《南柯记》作为2010届戏曲导演专业本科毕业剧目在上戏剧院上演,该剧
-
怎一个“和”字了得 “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观感
-
作者:武文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清唱剧 昆曲 印象 多媒体画面 舞台灯光 观感 上海音乐学院
-
描述:2008年12月23日晚,昆曲清唱剧印象版《南柯记》上演于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两面垂落的纱幕将西洋乐队和昆剧乐队这两个伴奏意象,以及所有舞台的装置、背景上的多媒体屏幕等绰绰约约地展现
-
而今迈步重“登殿” 上昆合力打造昆曲全本《长生殿》
-
作者:赏坤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全本 昆曲 合力 《牡丹亭》
-
描述:殿》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男女之情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以丰富的想象力驰骋地下、人间和天上,感人的情节,壮丽的
-
爱与梦的家园——记新编赣剧《牡丹亭》
-
作者:海闻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新编 家园 兄弟姐妹 杜丽娘 扮演
-
描述:是一票难求,师大‘梦剧场’的1000多个位子座无虚席,连过道都被挤得满满的。”童薇薇兴奋地说,“赣剧是
-
戏乎,戏乎,无非戏 2012版昆曲《牡丹亭》引发争论之我见
-
作者:元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演员 演员 争论 争论 观众 观众 经典 经典 引发 引发 杜丽娘 杜丽娘 梅兰芳 梅兰芳 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
-
描述:史依弘挟成功搬演程派名剧《锁麟囊》之余炽,又和张军主演了昆曲《牡丹亭》。虽然创作人员的态度都很严谨,并不敢拿昆曲造次,但是演出甫毕,还是引起了争论。舞台上,是亚克力材质的全透明桌椅、花瓶、灯台,白描
-
人生本从勤奋来——记青年京剧演员张达发
-
作者:王诗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包公戏 严格要求 舞台 秦香莲 性格 深刻影响 包公形象 京剧 生本 青年
-
描述:观众留下深刻影响。张达发是个青年演员,年仅三十出头,他的舞台经验并不丰富,艺术家底也不厚实,虽然在戏校学习时,曾跟马宝刚老师学过《断太后》、《打龙袍》、《铡美案》等包公戏,但那时才十五岁,幼稚得很
-
昆曲摭憶⑧ 烂柯山下收覆水
-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泼水 牡丹亭 表演手段 舞台 情节 渔樵 昆曲 自杀 老师 杜丽娘
-
描述:不同的见地,犀利而智慧。她写的每一篇文章、她的每一次公开发言都是一页优秀的抒情散文。
-
笑不笑由你:新编滑稽戏《三约牡丹亭·点秋香》
-
作者:施逸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滑稽戏 牡丹亭 唐伯虎 《三笑》 娱乐性 可看性 主题意义 风流才子 新编 大团圆结尾
-
描述:三月下旬,上海滑稽剧团将赴香港作首次演出。为了赴香港演出,上海滑稽剧团新编了一台大型滑稽戏《三约牡丹亭·点秋香》。 《三约牡丹亭·点秋香》是王辉荃、徐檬丹根据评弹《三笑》改编的大型滑稽戏,由王辉荃导演。该剧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又广为人知的故事:风流才子唐伯虎假
-
还欣度曲有新编--喜读《振飞曲谱》有感
-
作者:赵景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新编 昆剧 汤显祖 雷峰塔 曲谱 单色照片 叶圣陶 彩色照片 道林纸
-
描述:——一九三○亲授唱曲。粟庐先生的唱法
-
戏聚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西厢记》 《玉簪记》 白先勇 昆曲
-
描述:苏昆传统版《西厢记·红娘》 白先勇携手苏昆《牡丹亭》后又一倾心之作。继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之后,“昆曲义工”白先勇再次携手苏州昆剧院,打磨传承经典昆曲《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