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的“三舍法”
-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
试谈“三舍法”
-
作者:罗传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 太学生 兴办学校 胡瑗 范仲淹 科举制度 北宋 熙宁 教育改革
-
描述:和学校制度的弊端,对培养变法革新的人才,对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是很大的。本文试就“三舍法”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介绍和阐述。
-
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
-
作者:俞启定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地方官学 科举考试 学校制度 太学生 国子监 科举取士 王安石变法 宋代 科举制度
-
描述:)升级制,地方官学则与科举机构合而为一.由此可见,三舍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
“立善法于天下”:王安石法伦理思想探析
-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法 法 伦理 伦理
-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法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
“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作者:江抚教 来源:争鸣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作者:江抚教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三舍法”--王安石改革教育的一项创举
-
七世纪妖怪实力榜(三)
-
作者:胡布斯润 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七世纪妖怪实力榜 三 》 胡布斯润
-
描述:(接上期)上期(公元2009年第四期)说到最强三妖组合鹏狮象的实力评测,本期继续对妖怪们进行等级考核,评分标准也跟上期一样:设定孙悟空的实力级别为A+
-
“礼”“法”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礼 礼 法 法
-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法”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
李觏的礼法观
-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礼 礼 法 法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法 一致于法
-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法"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
李觏礼论研究
-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礼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法
-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