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3)
报纸(690)
图书(14)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76)
地方文献 (19)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82)
2013(140)
2012(189)
2011(206)
2010(154)
2008(110)
2006(73)
2004(61)
1997(38)
1996(3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通讯(12)
其它(11)
中学语文教学(6)
农家顾问(4)
安徽市场报(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
山野(1)
金融队伍建设(1)
沈阳出版社(1)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1)
在激疑中生成,在对话中入境:《游褒禅山记》教学实录及观察
作者:董旭午 王书月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褒禅山  谋篇布局  课文  作者  激疑  引导学生  教学  事业成功  变法改革 
描述:先一起来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生齐读课文第三段。)师:这一段着重写了什么?谁来说说?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作者:吴积兴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教学实录  中国文人  网页  歌头  水调  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变法  知人论  精神家园 
描述:《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伤仲永》教学实录
作者:杨红梅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文  读出  文言文  继续学习  养父母  朗读  王安石  父亲  同学  注释 
描述:《伤仲永》教学实录
走近一个人,感受万般情——《泊船瓜洲》教学解读
作者:高祥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古诗  诗歌  学生自读  解读  学生感受  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  过学习 
描述:一、基于《泊船瓜洲》诗歌本身(字面或感性)的研读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试着走近一个人,了解一段史,感受一种情。(板书:泊船瓜洲)2.师:怎样学习古诗,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好方法。学好一首古诗,应该怎样学?谁来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别让这个“闲”字闲着
作者:朱烈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团练  情节  写作  教学  夜游  切入  窗外 
描述:世事无情,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消磨时光。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
《水调歌头》教学简案
作者:凌宗伟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头  水调  教学难点  中秋词  《苕溪渔隐丛话》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宋神宗  礼部员外郎  多媒体演示 
描述:《水调歌头》教学简案
语文教学的“中间地带”
作者:秦艳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改革  中间地带  陆九渊  教学实践  教师主导  语文课程标准  中庸之道  学生主体  分析讲解  思维方式 
描述:课改,革故鼎新》一文,文章大气磅礴,写出了
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简单、实用、流畅:《游褒禅山记》教学简案及
作者:朱诵玉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引导学生  飞来峰  文言文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对策  文章  教学目标  作准备 
描述:,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飞来峰上
课堂学习应是课前预习的延续:以《孙权劝学》的教学为例
作者:赵功文 张国安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前预习  课堂学习  引导学生  学习过程  教师  教学过程  全过程  学习新知识  孙权 
描述:两个阶
让深度解读深入儿童心灵:《师恩难忘》教学实践与感悟
作者:施敏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恩难忘》  教学实践  《我的老师》  感悟  童心  解读  刘绍棠  学生 
描述:成竹,教学很顺利,可总觉得师生都不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