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乌台案研究
作者:江惜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乌台    苏东坡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宋朝  黄州诗词 
描述:之主因有三,即它規讜論,指陳時弊;襟懷磊落,個性耿介;以及以才致禍禍,見忌於世。第四章就烏臺詩案論列之詩篇,予以探析,而時值東坡熙寧還朝,歷知杭、密、徐三州,因分四節,針對詩篇背景、思想、形式探討之。第五章烏臺詩案之影響,乃東坡人生觀由淭進轉入恬淡,詩文內容由時事轉為田園,詩文形式則各體兼備,技巧高超,漸趨圓融華妙,仕宦升沈乃有元祐黨爭,因言此期詩文足為早期詩文及黃州詩詞之分界。
钟情“西楼”家为何
作者:张志刚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见欢》  《采桑子》  《一剪梅》  出现频率  晏几道  李清照  黄鹤楼 
描述:。[第一段]
“江边黄鹤古时楼”——唐朝人和黄鹤楼
作者:王宏志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唐朝  三国时期    南北朝  传说 
描述:在武汉著名的蛇山头上,新近矗立起一座古雅迷人的五层飞檐楼阁,高四十九米,四望如一,这就是重建的闻名天下的黄鹤楼。最早的黄鹤楼据说是
伪《律虞》补说
作者:冯小禄  来源:杜甫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律虞  虞集  张性  杨士奇  注释风格 
描述:结合古今人对伪《律虞》的考证,将前人已见和未见的明人材料冶于一炉,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说明各自在证伪上的作用。指出古今人多有误读杨士奇《律虞序》者,以致相沿成讹,以为杨士奇就怀疑《虞
从汤显祖到谦益——一种“道”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谦益   
描述:汤显祖在晚年与后辈谦益的一次短暂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不仅展现出钱谦益“道”理想确立的具体历史情景,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明末诗学领域逐渐向传统复归的内在趋势。
从汤显祖到谦益:一种“道”观念的复归
作者:赵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从汤显祖到谦益:一种“道”观念的复归
丽娘习《》的反理学意义
作者:刘冬颖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丽娘  反理学    《诗经》学  《关雎》  《牡丹亭》  汤显祖  导火索 
描述: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丽娘因诵读《诗经》的《关雎》篇而产生了对于爱情的渴望,被认为是赞美后妃之德的《关雎》,竟然成了引发丽娘青春觉醒的导火索,这种大胆的见解充分体现了明代《诗经》学
新春话春联
作者:王松图  来源:中国工会财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元日》  王安石  民间   
描述:新春话春联
柳如是《尺牍》与柳因缘
作者:刘勇刚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尺牍  柳如是  因缘  女性  周亮工  晚明  文人  闺怨 
描述:晚明尺牍如恒河沙数,但风头尽在男性文人,女性尺牍实不多觏。原因自然在于女性不易脱略礼法之拘牵。清人周亮工《尺牍新抄·凡例》认为女性尺牍非抒闺怨,则报幽期;非申花月之盟,则订香茗之约。或青楼艳质,思炫价于捉刀;或绣口令才,竞托名于染黛。玉台遥忆,终类
寒夜 作者: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作者介绍:耒,字子野,号小山。今江西南城人。宋代诗人。 学一学 竹炉:外竹内泥的火炉。汤沸:指开水翻滚。 读一读 冬天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