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2)
报纸(249)
会议论文(13)
学位论文(10)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7)
地方文献 (59)
才乡教育 (14)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5)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3(47)
2012(62)
2011(67)
2006(25)
2004(19)
2000(15)
1997(24)
1996(29)
1989(10)
1987(14)
按来源分组
江西社会科学(3)
学苑教育(2)
湛江晚报(2)
戏曲研究(2)
高校理论战线(1)
中州统战(1)
湛江乡情(1)
湛江日报(1)
知识窗(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
象山书院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书院  唯心主义理学  南宋时期  程朱理学  贵溪市  江西省  陆九渊 
描述: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市,首创于南宋谆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当时称作”象山精舍“,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其创始人为陆九渊(1139-1192),世人称“象山先生”,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
名校之于名师:从朱熹、陆九渊看宋代私学发展
作者:孙增娟  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私学  朱熹  陆九渊  书院 
描述:宋代是我国私学显赫的一个历史时期,在理学大师中,北宋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南宋的李侗、胡原仲、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叶适等,都曾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文章着重从讲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的办学理念来反映宋代私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柒 象山书院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江西省  南宋  贵溪市  中国古代  创始人  著名  象山先生  程朱理学 
描述: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市。首创于南宋谆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当时称作"象山精舍"。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其创始人为陆九渊(1139
试析南宋民办书院与乡先生
作者:许怀林  来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南宋书院  书院教育  民办  科举  试析  陆九渊  江西  平民化  职业化 
描述:教育、普及文化中做出了大贡献。南宋的乡先生与书院,对后世书院教育的发展、朱陆学术思想的传承等,都有积极影响。
步步
作者:许冬林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林徽因  裙子  爱情诗  人生  步态  背景  灯光  民国 
描述:在枕边的书上,遇见"步步莲"这个词,不禁自惭形秽。步步莲,单是瞧这步态,端的轻盈从容。我想,《牡丹亭》里的杜丽娘是当得起"步步莲"这四个字的。身为官
黄鹤
作者:张泯刽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黄鹤 
描述:我来,因为这里 芳草萋萋,江涛拍岸 有龟蛇之峰可栖 高山流水可伴 自由散步或亮翅云间
“鸡兔同笼”
作者:裴玉打  来源: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适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龟  假设法  黄鹤  邮票  湖边  已知条件  问题  分析  实际  求解 
描述:-70=24(只)脚,为什么实际的脚数会多出来呢?原来是把其中的兔子也假设成鸡了,每只兔子4只脚,比鸡多2只,1只兔子多出了2只脚,共多出了24只
喝牛奶不拉肚子,就没必要买价格的舒化奶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健康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蔡建华 大家平时去超市购物,容易走进一个消费怪圈:同种产品,越越好。拿牛奶来说,同等重量的纯牛奶,普通的牛奶卖2块多,而舒化奶则卖到4块左右,差价如此之大,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舒化奶
风景日戳(2010年)
作者:屠富强 王嘉信  来源:上海集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纪念馆  历史博物馆  大剧院  书院  遗址公园  黑龙江  扎龙自然保护区  日戳  河南 
描述:河北峰峰风月关、老爷山摩崖、水浴寺石窟、王家大院、玉皇阁(6.12),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10.21);黑龙江虎林天下第一虎(1.5);黑龙江齐齐哈尔卜奎清真寺、江桥抗战遗址公园、金长城遗址公园、龙沙公园、明月岛、扎龙自然保护区(9.25);江苏南京云锦博物馆(5.15),
书法家曾熙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南衡阳  书院  李瑞清  书法家  晚年  进土  主讲  光绪  龙池  融合 
描述:曾熙(1861—1930),湖南衡阳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晚年自号农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土。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工诗文,擅书画。与李瑞清合称"北李南曾"。其书得力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