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勇的
作者:秦效侃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感官刺激  黄河  代谢  长江  胡应麟  江南  灵感  用笔  天青 
描述:李勇说:"我画画,我快乐"。这话脱口而出,多么天真,多么赤诚,多么痴迷!他是活在中了。儿时的天地是,成年的梦想是,蚕丛鱼凫之乡,长江黄河流经之地,岭海天青,江南草长,大地的山川沟壑,天空的风雨
“单车女孩”“渔船风景”
作者:孙鹏远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陈奎霖作品以其现代意识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南国早报记者 孙鹏远摄 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孙鹏远)5月22日,由文艺批评家傅查新策展的“本真之美——青年油画家陈奎霖作品展”在自治区图书馆开幕。本次画展展出了陈奎霖《单车女孩》、《渔船》、《风景》三大系列作品中的70余幅精品画作,充分诠释了画家对油画
乐钧《耳食》与道教
作者:刘婧芳  来源: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  道教  明清 
描述:个人经历、交友与所处时代环境的结合让乐钧产生了道教情结,并反映在他的小说《耳食》中,且道教文化对《耳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作者的儒道结合思想,而且为小说提供了丰富奇幻的意象,为小说增添了
《耳食》故事来源探究
作者:欧阳伟华  来源:凯里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钧  耳食  故事  探究 
描述: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词和骈文功力也不凡,在乐钧的作品中,其文言小说集《耳食》足可以与其诗文相媲美。在《耳食》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
论《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人  牡丹亭    异同 
描述:通过对吴炳《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
相山公园里的“树洞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公园里的“树洞”让不少游客的眼睛一亮。 晨刊讯3月31日下午6时许,记者在相山公园东门内,看到一些路边树木树洞处有了靓丽的点缀,五彩斑斓,很是好看,走近发现原来是“树洞”。 记者
女孩汪瑶:只能用诉说自己
作者:暂无 来源:海西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记者陈璐 四年前的愚人节,老天跟正在上大学的汪瑶开了个可怕的“玩笑”,她得了罕见的“烟雾病”。经过几次手术,汪瑶的左脑几乎被切除了,也因此留下了后遗症———右半身肢体不听使唤,原本最亲近的文字都变得陌生,而语言能力也不再受自己控制。 但生活的困境并未使汪瑶丧失信念,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并渐渐拾
宁波传统民居人文砖雕艺术
作者:余如龙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砖雕艺术  地方特色  宁波  王安石  人文  以德治国  雕刻  海防思想  传统民居  竹林七贤 
描述:宁波人讲究营建庄重的祖居宅第,用材极其恢宏,进深步架密设,在雕刻装饰上极尽所能,雕刻之繁复不计人力与工时的成本,尤其是门楼、八字门墙及屏风墙等处的砖雕运用,更是别具地方特色。
相山公园“树洞”市民很看好
作者:暂无 来源:淮北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与树洞来张合影,瞧!高兴的。 一名同学正在聚精会神作画 咦,这树洞里是啥东东啊?真好看。 石家庄女孩王月的“树洞”让人觉得很美,淮北的“树洞”,同样也很精彩。3月31日,淮北晨刊联合
沈凤锵与李炳光的诗之交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李炳光《桐轩品陶图》 沈凤锵《乞李漱梅、叔諴两君写桐轩品陶图》诗(局部) 谢咏康 温州博物馆藏有许多瑞安明清及民国时期书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一幅李炳光的中国画《桐轩品陶图》,描绘其友人沈凤锵收藏品味千年古陶的故事。 李炳光(1860—1937),字漱梅,瑞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其父亲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