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读画录》之二:狩猎图
-
作者:林树中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贝壳 读画 铜器纹饰 春秋战国 旧石器时代晚期 《战国策》 石窟壁画 审美观念 《诗经》 《周礼》
-
描述:约始于东周,传世极少,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的两贝壳画已成为希世珍品。流入美国的贝壳画所用蛤贝,据地质学研究产自中国东海岸,贝壳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发现于河南洛阳东南的古墓。 “狩猎”是传统绘画中
-
周亮工《读画录》及其画事研究
-
作者:郭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亮工 《读画录》 画评
-
描述:为鉴藏家、画评家的周亮工的完整形象,并总结出周亮工的画评特点与审美倾向。
-
周亮工《读画录》浅识
-
作者:王素柳 周飞强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读画 文人画 生平 画学思想 题画诗 董其昌 明末清初 余绍宋 文学作品观
-
描述:闽小纪》、《字触》等。魏禧评其文曰:禧尝览公之文,博及群书而未尝好征引故实以自侈其富。笔之所至,浩浩瀚瀚若江河之放一曲,千里而
-
“画梦录”欣赏(下)
-
作者:张梦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杜丽娘 蝴蝶 何其芳 画梦录 影子 女子 衣衫 名字 精神现象
-
描述:《梦后》刻划的是人类的梦幻感。梦是人体的一种很特殊的精神现象。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学家都尽情尽意地抒写梦境,屈指一数,就有庄周畅想的蝴蝶之梦,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之梦等等,不一而足。何其芳的《梦后》也是写梦,而重点不是写梦境,却是写醒来后对世界的一种梦幻感。
-
《牡丹亭》(读画说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昆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全称《牡丹亭还魂记》,源于明代汤显祖同名传奇,本事见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演绎杜丽娘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的一段“至情”,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悠扬的笛韵,曼妙的舞姿,充满着青春气息和浪漫色彩。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宣布中国昆曲为
-
读李勇的画
-
作者:秦效侃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感官刺激 黄河 代谢 长江 胡应麟 江南 灵感 用笔 天青
-
描述:李勇说:"我画画,我快乐"。这话脱口而出,多么天真,多么赤诚,多么痴迷!他是活在画中了。儿时的天地是画,成年的梦想是画,蚕丛鱼凫之乡,长江黄河流经之地,岭海天青,江南草长,大地的山川沟壑,天空的风雨
-
读词柧录
-
作者:王培軍 来源:词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建 咏诗 少年 虞美人 酒筵 晏几道 小山词 张籍 李清照 北宋
-
描述: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见《张司业集》卷七
-
心香:读张铭淑的画
-
作者:宋晓霞 来源:中国画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评论 中国画 中国
-
描述:心香:读张铭淑的画
-
千古至情梦中梦:试论《牡丹亭》的虚实结合艺术
-
作者:韦纳斯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梦 梦 画 画 魂 魂 虚实 虚实
-
描述:<牡丹亭>完美地将"至情"与"至美"相融合,通过梦、画、魂等一系列如梦似幻、亦虚亦实的情节设置,虚实结合,曲折离奇又至深至诚,达到了独步千古的艺术效果,同时对展现"至情"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
生活的真实和诗画的情韵(读刘绍棠的《蒲柳人家》)
-
作者:张同吾 来源: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生活的真实和诗画的情韵(读刘绍棠的《蒲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