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范家相《三家拾遗》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贺广如  来源:汉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范家相    三家拾遗   
描述:使三家》与《毛诗》相抗衡,避免《毛诗》独尊;应麟为抗毛而辑三家,正与范氏为尊毛而辑三家的动机,形成强烈对比。王、范二人动机南辕北辙,但却殊途同归,均对百废待兴的三家》辑夫贡献卓着。尤其是范家
《牡丹亭》读本的缺憾与完善——徐朔方笺校本下场唐”句
作者:高琦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订正  订正  校注  校注 
描述:《牡丹亭》剧作共有“唐”近三百句,涉及唐代诗人一百二十多人。徐朔方先生最新笺校本对“唐”诗句未逐条校对,不注明引出处,个别标注还有错误。由此,特将读本中下场唐”句逐条查对,订正补校
多练才得笔生花
作者:桂州女  来源:学语文(B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北宋  小学  语文  阅读指导  写作指导 
描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名叫《梅花》的,在我国几乎是读过小学的人都能背诵的。它的作者是我国北宋的大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王安石。
研究论稿
作者:姬沈育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歌  散文  元代  文学思想  学术思想 
描述:《虞研究论稿》一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论述虞生活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延祐、天历年间,一方面,仁宗、文宗等继世祖之后再行“汉法”,重振儒学,恢复了中断近八十年的科举取士制度,使社会上出现了前所未有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四)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路寝  郑玄注  《周礼》  仪礼    例析  酒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描述: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六)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三礼”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礼记正义  例析    《周礼  辞书编纂  中华书局  仪礼 
描述:52.[愷乐] (?)(下略。)(?)见“豈乐”。 按:此条(?)“见‘豈乐’”。“豈”字在第四卷“豆”部,该字有ai、kai两读。“豈乐”之“豈”当读kai,属第二读音。因而,此条(?)应作
《辞源》"三礼"条目误例析(之七)
作者:骆伟里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源》  《仪礼》  中华书局  《周礼正义》  《周礼》  礼记正义  释义    郑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描述: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王安石 名家选集卷
作者:  王安石 魏晓虹解评  来源:山西古籍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  1021  1086  1086  文集  文集  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古典散文  古典散文  作品集  作品集  中国  中国  北宋  北宋 
描述:王安石 名家选集卷
20世纪以来虞研究综述
作者:姬沈育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  社会—阶级分析  文化—心理分析 
描述:技巧见长的虞,大多评价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社会—阶级分析方法渐渐淡出,而文化—心理分析方法逐步为学者所接受和重视。这一阶段的虞研究不再局限于品评其诗文成就的高低,而更加注重
道教文学作品探微
作者:姬沈育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文学作品  《道园学古录》  《道园遗稿》 
描述: 有元一代,文人与道教关系至为密切。作为元中期思想文化界的领袖,虞在元代文士与道教双向互动的潮流中,是走在前列的代表人物。他创作有大量道教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或以艺术技巧见长,或以史料详实著称,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