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玄三礼研究
作者:杨天宇  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仪礼  注释  研究  周礼  注释  研究  礼记  注释  研究 
描述:玄三礼研究
“古文”新证
作者:范常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故书”  《仪礼》“古文”  出土文献  新证 
描述:者为多。这从一个侧面也为《周礼》成书于西周和战国的观点增添了一项旁证。第四章是对《礼记》、《论语》、《毛诗》中的散见“古文”材料的新证。通过新证可知,这些“古文”材料既不同于《仪礼》“古文”,也不同于《周礼
简析玄《周礼》"之言"类术语
作者:李玉平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术语   
描述:"之言"类术语是玄注释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术语,我们这里仅就《周礼》中该术语的情况作一下穷尽性的调查研究。据我们统计,玄在《周礼》中共使用了53例"之言"类术语,其中"之言"51例,"之为言
近二十多年来玄《三礼》研究综述
作者:潘斌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简析玄《周礼》“之言”类术语
作者:李玉平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简析玄《周礼》“之言”类术语
注释书中名物词训诂方法的历史演变——以《周礼》、贾公
作者:张学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名物训诂  《周礼》 
描述:公彦倾向于只从语义这一点上切入;3)孙诒让擅长以古证古与参校求诂。文章还描述...
训诂材料的分析与汉语学术史的研究——《(周礼)复音词
作者:李运富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训诂材料  学术史  训释方式  训诂方法  训条关系  周礼    复音词 
描述:”,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
科举制度下的《论语
作者:王学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公羊传》  《礼记》  《周礼》  《仪礼》  进士 
描述:》。《皇疏》遂于南宋间亡佚。宋以来《论语》中发行量最大的本,大约就是朱熹的《论语集注》了。朱熹一生致力于《大学》《中庸》《论语...
汤显祖《四书》评语一百五十则
作者:黄霖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中国文学研究  孟子  四书  徐奋鹏  君子  圣人  论语  为政以德  李卓吾 
描述:览新奇说",这是相对于前面一
中国三千年来最动人的句子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纪事(纪实文摘)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句子  后汉书  乐以忘忧  出师表  汉乐府  论语  李清照  诸葛亮  王安石  庄子 
描述:中国三千年来最动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