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要略
-
作者:周逸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弟子 论语 曾子 子夏 弓子 汉书艺文志 春秋 黄鹤 清儒 宋明
-
描述:称子为证。兹不具辨。要之、论语者。盖六蓺之菁华。百家之准的。其义多本于春秋。其言实通于上下。儒学既盛。传注益緐。汉晋分其章。宋明衍其理。清儒考其典。经厤广远庶几备矣。然以词句易瞭。读者忽之。余治
-
《论语》和酒
-
作者:李生春 来源:酿酒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我国古代 外交活动 周礼 饮酒 礼仪 百科全书式 道德修养 祭祀
-
描述:周代典章制度和礼仪、礼节。酒是周代祭祀、政治、外交活动和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周礼中饮酒之礼极其完备。《论语》谈礼当
-
论语《八佾篇》
-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释义 季氏 原文 子曰 卿大夫 周礼 诸侯 君子 论语
-
描述:【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
《论语·乡党篇》译释
-
作者:梁效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丘 译释 言谈举止 论语 乡党 生活方式 国君 饮食 林彪 周礼
-
描述:扬孔老二,说他是各个方面都合乎周礼的“正人君子”。这里,我们用批判的态度对这个材料进行译释,并分段加以概
-
《论语·微子》“分”字注辨
-
作者:曹柏青 来源: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微子 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解释 农业生产 周礼 郑注 朱熹 注释
-
描述:‘分或为粪,此五谷不分,当渎如草人粪种之粪,
-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道 周礼 仁政
-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
-
台湾人物系列 辛意云:我在台湾讲《论语》
-
作者:何流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台湾 白先勇 人与人 牡丹亭 经典解读 钱穆 母亲 中国文化 人生
-
描述:现在很多人都把《论语》等中国经典解读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技巧,从中看到的也都是解决人生困难的技术。所有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现实实用的人生里,有时还免不了过度通俗,括弧免不了庸俗。
-
《论语》漫论
-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今本 冉有 季氏 《礼记》 子路 二十篇
-
描述:派系之分,许多儒家的经典,如《礼记》、《中庸》,都彼此有些矛盾与参差。经汉、宋到清,到“五四”,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一直展开了两条道路的斗争,各
-
《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
-
作者:赵贞信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弟子 《鲁论》 《中庸》 “子” 《孟子》 “中庸” 子思 滕文公 矣乎
-
描述:近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研究孔子的人不少。研究孔子,就不能不对于《论语》的史料价值有个看法。而《论语》究竟是谁编纂的,这个问题是跟评定《论语》的史料价值有密切关系的,很应该先作一些研究。
-
漫谈读《论语》
-
作者:刘懋畴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鲁论》 《齐论》 圣人 《孟子》 《礼记》 思想史 子路 研究与批评
-
描述:仅凭记忆而写出之故,或因书简断线错乱所致。我们知道,西汉时代的书,既不是“纸”,也不是“帛”,而是刻在竹简上的,大部的书就用一条线串接起来,若是线断了,书简就难免错串。《论语》的传本,在汉代有《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