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的艺术
-
作者:林从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王安石 语言 故乡 王维 北山 子思 艺术 杂诗 应知
-
描述: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唐代的王维写过三首《杂诗》,其第二首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三首诗都是通过故乡来人问故乡的事,表达了思念
-
十煇辩证(续)
-
作者:薄忠信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月食 天文志 李淳风 形成原因 五行志 周礼 晋书 解释 现代气象学 太阳
-
描述: 五、“闇”非日月食辨将“闇”释为日月食,始于郑众。《周礼·眠祲》注引郑司农曰:“闇,日月食也。”只此四字,既未申明理由,又未引证以闇为日月食之经典。此解为后人沿用,至唐李淳风为《晋书》撰“天文
-
古代辨伪学概述(中)
-
作者:孙钦善 来源:文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古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 柳宗元 胡应麟 著录 孔子家语 文献学 具体情况 真伪问题
-
描述:。入唐,亦不重辨伪。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在著录群书时,多注存亡,而绝少辨真伪。当时对伪《古文尚书》亦深信不疑。至孔颖达等人作《尚书正义》,固然对《尚书》诸本的真伪问题难以迴避,在疏中不得不
-
“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
-
作者:张军夫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无极 太极之辨 属性范畴 《太极图说》 陆九渊 朱熹 实体化 《老子》 周敦颐 朱文
-
描述: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进行的“无极太极之辨”,是一场具有多方面哲学内容和重要哲学意义的辩论。这场辩论,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层开的,但却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提供了值得探讨的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
-
郑玄《三礼注》中的汉史资料(续)
-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郡国 汉史 三礼 正齿 郑玄 酒礼 校勘记 大夫
-
描述:,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 贾疏:云“要之,为其罪法之要辞,如今劾矣”者,劾,实也。正谓弃
-
灵谿词说(续八)——论柳永词
-
作者:叶嘉莹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词 《花间集》 性情学养 北宋前期 欧阳修 士大夫 韦庄词 中晚唐 苏轼 晏殊
-
描述:北宋前期之晏殊与欧阳修诸人之以个人之襟抱性情学养经历之融入小词,其风格与成就虽各有不同,但其递嬗演进之迹,却是同样向着歌词之诗化的途径默默进行着的。这种演进,迄于苏轼之出现,遂为小词之诗化创造了一个云飞风起的高峰。关于这段过程中之演变,自温、韦至晏、欧的诸家
-
郑玄《三礼注》中的汉史资料[续]
-
作者:杨天宇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注 周礼 校勘记 郡国 饮酒 狱讼 原文 诸侯 卿大夫 礼记
-
描述: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令民职之财用,”贡、赋及功各别,赋为口泉也。是以郑君引汉法,民年二十五已上至六十出口赋钱,人百二十以为算,
-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
-
作者:张建营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江宁 写作时间 相位 注家 熙宁 作品 第二次
-
描述: 《泊船瓜洲》一诗写于何时,说法不一大多数注家认为是王安石第一次辞相后赴江宁(今南京市)路经瓜洲时写的.我认为此说不能成立,应是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熙宁七年(1047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辞去相位时,他并没有当月就至江宁.在
-
陶诗“枯槁”说辨疑
-
作者:李华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疑 《诗薮》 胡应麟 陶渊明诗 杜甫 评论 田家语 陈师道 《养一斋诗话》 苏轼
-
描述:关于陶渊明诗的特色,前人颇多精当的评论。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陶诗“枯槁”。明胡应麟《诗薮》认为这种看法出于杜甫。他说: 子美之不甚喜陶诗,而恨其枯槁也;子瞻剧喜陶诗,而以曹、刘、李、杜俱莫及也。二人者之所言皆过也。
-
《玉茗堂批订董西厢》辨伪
-
作者:徐朔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董西厢 遂昌 屠隆 十三年 袁宏道 霍小玉 辨伪 戏曲作品 署名
-
描述:,邑在万山中,人境僻绝。古厅无讼,衙退,疏帘,捉笔了霍小玉公案。时取参观,更觉会心。辄泚笔淋漓,快叫欲绝。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