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到《》--汤显祖的一次自我超越
作者:拾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自我超越  妇人  传奇小说  早期作品  妇女  李益  唐代  喜剧 
描述:是他对妇女的深切同情,对当时妇女俯仰随人、听人摆布的被奴役地位
漫谈《》的改编
作者:唐葆祥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编  经典名著  折子戏  昆剧 
描述:今天昆剧演绎古代经典名著,不外乎缩编、折子戏串演、改编三法。上昆《》采用改编之法。改编,就是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以当代的眼光予以梳理改动。首先,尊重原著,充分体现汤显祖的创作意图。《
《牡丹亭》、《》观后杂谈
作者:宫宝荣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杂谈  集中精力  艺术创作  传统艺术  评论家 
描述:正如众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四梦之中除《牡丹亭》为广大观众所耳熟能详外,其他三出都鲜为人知。此次上昆集中精力同时推出这四出大戏,既显示了自身的整体艺术创作实力,更向世人表明其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艺术精华方面的意志与魄力。
》改编的艺术特色
作者: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改编  《南柯梦》  《邯郸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两次隆重出现在戏曲舞台之上。一次是1982年,也即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曾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除以江西古老剧种上演《还魂》、《南柯
》的季节感与生命意识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  季节  季节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的《》具有极强的季节感,并从中透露其鲜明浓郁的生命意识。剧本第2出《春日言怀》,就是从元和十四年立春之日开始的。生扮李益上场,唱了一首【珍珠帘】,中有羁旅消魂寒色里,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
古老的艺术 现实的生活 《》排练小记
作者:黎安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  排练  生活  传统程式  真情实感  昆曲  人物 
描述:更体现人物的真情实感。
新枝古韵“梦”剧场 《》两位主演印象
作者:李晓 古川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印象  主演  剧场  古韵  一见钟情  李益 
描述:在《》中扮演李益的黎安、扮演霍小玉的沈昳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唱演俱佳。黎安善于扮演俊秀多情的才子,他创造的李益形象在性格上较原著更能为人接受,除情志不变外,还带有潇洒风度。李益与霍小
喜见另一个汤显祖 昆剧《》观后
作者:孙惠柱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昆剧团  汤显祖  “梦” 
描述:上海昆剧团的《》,让我们看到了汤显祖的那个梦的味道很少、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另一面。《牡丹亭》可以说是中国戏曲中最优秀的剧本。但若是人们因为喜欢《牡丹亭》,就以为中国古代女子全都像杜丽娘那样,婚前
动机与选择 《》排演读解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排演  上海昆剧团  读解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从唐传奇《霍小玉传》到“上昆”版《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传》    唐传奇  艺术表现方法  戏曲剧目  审美趣味  伦理思想  审美态度 
描述: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要求进行变异。因此从唐传奇到上昆《》,实际上形成了四个差异相当大的霍小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