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
“尧舜”应是“尧禹”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尧舜”应是“尧禹”
-
“孤烟”应是“平安火”
-
作者:訾永明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烟” 平安 唐代诗人 王维
-
描述:‘野戍孤烟起。’《埤雅》:‘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或谓‘边地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此景者,始知直之妙。”王秉军《唐诗探胜》遂释孤烟为旋风、龙卷风、羊角风,忽略了“烟”与“沙”并非同一物;且旋风来时,黄沙飞扬,遮天蔽日,怎见“长河落日圆”?张天健《唐诗答疑录》则释其为炊烟。试想游牧者爱在干粪上烧烤食物,这“孤烟”怎么会直呢?若依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唐诗选》将“孤烟”释为“狼燧报警之烟”,但王维奉命宣慰战胜吐蕃将士而使凉州时,吐蕃已败,战事停息;从全诗看,也毫无战争的气息和迹象。因此,“狼燧报警之烟”也不能成立。《资治通鉴·唐纪》说:“肃宗至德元载(即玄宗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既败,……是日,(哥舒)翰麾下来告急,上不时召见,但遣李福德等监牧兵赴潼关,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胡...
-
中国代近、现代史的分界线应是辛亥革命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国代近、现代史的分界线应是辛亥革命
-
三星堆遗址铜“龙柱形器”应是“羊柱形器”
-
作者:钱玉趾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 柱形 柱形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 出土 出土 护柱 护柱 祭祀坑 祭祀坑 考古工作 考古工作 文物 文物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 封面 封面
-
描述:"龙护柱"称为铜"龙柱形器",并刊出正视、侧视、后视三幅线描图(图20,KI:36)。
-
“魏武王常所用”石牌应是假牌:兼论西高穴墓定为曹操墓证据不足
-
作者:钱玉趾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操 武王 石牌 大戟 三国志 河南省 证据不足 发掘 文字 建安
-
描述: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关于西高穴墓发掘一年,经专家研究,基本认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发布会公布了六大证据,其中,"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图一)等石牌,被认为是确定墓主身份的重要的最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