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
作者:李兴茂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游记散文 苏轼 中国古代 表现手法 感性 地理沿革 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
-
《游褒禪山记》浅析
-
作者:郜俊兰 蔡斌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褒禅山 王安石 自然段 政治才能 作者 临川 借物言志 宋仁宗 文学家
-
描述: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使他有机会接触人民,了解人民的疾苦。在他任职的地区内,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逐步树立了实行变法的志向。嘉
-
《游褒禅山记》的一个病句
-
作者:陈寿嵩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王安石 华山 山洞 语病 写作 南宋 宾词 主词 病句
-
描述:的南面。本文既然说是“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作者:郭庆东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登泰山 日出 王安石 思考问题 辩证思维 人生哲理 人文景观 教学设计 迁移
-
描述:【说明】《登泰山记》一文内容比较浅易,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一般能自己读懂。以往笔者教此文按照文章本身的顺序展开,即引导学生先了解泰山的位置,再熟悉游踪,品析泰山日出,感知人文景观等。这
-
《游褒禅山记》主题小议
-
作者:张玉佳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深层思考 分析理解 内在联系 可译 外物 散文 人生 翻译
-
描述:内在联系"。这三者之中,"志"可译为志向,"力"译为能力,"物"则译为外物。照此翻译,志、力物三者具备那么就可到达艰险且遥远的地方联系
-
是“要有志”,还是“尽吾志”——《游褒禅山记》主题质疑
-
作者:杨廷珺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主题 锐意改革 预习提示 古文观止 思考 全文 教参 作者
-
描述:不同的看法,窃以为《游褒禅山记》虽然写有“学者”字样,但表达的其实是王安石在其后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锐意改革的决心。与其说全文着重强调的是“要有志”的观点,倒不如说全文处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