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18)
报纸(334)
图书(66)
学位论文(22)
会议论文(1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3)
地方文献 (306)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1)
2012(97)
2008(88)
2007(67)
2003(34)
2000(32)
1997(26)
1994(24)
1990(11)
1986(21)
按来源分组
语文教学通讯(11)
中学语文(6)
语文学刊(5)
美文(上半月)(2)
教育与职业(1)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1)
职业技术教育(1)
现代语文(1)
青海师专学报(1)
咬文嚼字(1)
王安石写过《石钟山》吗
作者:靳顺高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王安石  鄱阳湖  石灰岩  散文  苏轼  长江  文学  褒禅山  高中 
描述:2011年第10期《人民文学》刊有一篇《扒火车与钟山寺》,文中说:"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看到这里很是惊讶,凡是上过高中的人都
石钟山》精讲导读
作者:曹文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旅游事业  苏轼  顾炎武  王安石  年长者  命名  治学  实地考察  湖口 
描述:(一)旅游,应是做人、治学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把旅游同做人、治学紧密联系起来。顾炎武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意思;倍根说的“旅行,在年幼者,是教育的一部分;在年长者,便是
《游褒禅山》和《石钟山》文体辨异
作者:王嘉民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自然段  语文课本  演绎推理  写法  预习提示  作者  文字 
描述:
借游言志,各辟蹊径:《游褒禅山》、《石钟山》对读
作者:王茂恒  来源:现代语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山水游记  感情色彩  尚情  石钟山  人生哲理  王安石变法  情景交融  六朝时期  苏轼 
描述:进行说理,从而开辟出游记创作的另一蹊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和苏轼的《石钟山》即为显例。
异曲同工 各具风彩——《游褒禅山》、《石钟山》的比较
作者:周绍池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比较教学  王安石  语文教材  苏轼  心情  作者  游览  考证 
描述:叹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并对由于古书不存而造成的碑文漫灭的事实深表遗
异曲同工 各呈辉煌——《游褒禅山》与《石钟山》比较谈
作者:石华鹏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褒禅山  王安石  考辨  山水游记  古代游记  自然美  艺术结构  至和元年  苏轼 
描述:。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任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与《石钟山
作者:李兴茂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游记散文  苏轼  中国古代  表现手法  感性  地理沿革  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和苏轼的《石钟山》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
谈《石钟山》的背景介绍
作者:秦嘉选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背景介绍  苏轼  司马光  鄱阳湖  地理环境  王安石变法  理解课文  封建士大夫  教学实践 
描述:谈《石钟山》的背景介绍
《游褒禅山》和《石钟山》的异同
作者:雷乃保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石钟山  王安石  思想内容  叙议结合  立论文  驳论文  苏轼  郦道元  游记散文 
描述:《游褒禅山》和《石钟山》的异同
钟山寺
作者:阿莹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钟山  寺院  石窟  延河  释迦牟尼  王安石  古代雕塑  安定  宝塔  大殿 
描述:记得王安石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而我所要描述的这座石钟山,则是另一地景致了。这座石钟山坐落在子长县安定乡的秀延河边上,几栋青砖砌成的寺院飘荡着久远的香雾,一座挺拔的七层青塔屹立在起伏的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