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授予8位外国专家“黄鹤友谊奖”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科技奖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国专家 武汉 鹤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市政府
-
描述:为表彰在武汉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武汉市政府近日授予郝睿强等8位外国专家“黄鹤友谊奖”。
-
黄鹤楼下鹤舞奥运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昨日,一场庆“五一”迎“奥运”的音乐会在黄鹤楼公园广场上举行,这份融歌舞、曲艺、民乐为一体的文艺大餐,博得在场劳模和游客们的阵阵掌声。一组精彩的奥运时装秀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记者 苗剑 通讯员 王娟 王勇 摄影报道
-
《鹤林玉露》中有关江西文人的记述
-
作者:王德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文人 《四库全书总目》 南宋后期 罗大经 文学家 杨万里 陆九渊
-
描述:;所载江西文人事迹,多为士大夫,且以文士和理学家为主。
-
黄鹤2BFG-6型油菜免耕联合精量播种机
-
作者:黄鹤 来源:农家顾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精量播种机 直播油菜 免耕 生产全程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技术 鹤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机具
-
描述: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武汉市汉南区育才路199号电话027-84757812)联合研制的黄鹤2BFG-6型油菜免耕联合精量播种机,是一种适应于稻板田免耕直播油菜的农业机具,该机能一次完成开厢沟→灭茬→铲茬→整种床
-
老牌农机企业改制焕发新生机武汉农业集团注资武汉黄鹤农机10
-
作者:涂同明 刘汉文 彭大明 来源:现代农业装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机制造 合作开发 武汉市 产品 农业 企业改制 风冷发动机 鹤
-
描述:近日,我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生产厂家、武汉市最大的农机生产企业武汉黄鹤农机制造公司再添发展新动力.武汉农业集团与该公司签订了合资合作文本:由武汉农业集团注资1 000万元,助武汉黄鹤农机制造公司的黄鹤
-
怀念刘麟瑞先生
-
作者:杨福昌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教学 阿拉伯国家 翻译工作 国家关系 学生 新中国 领导人 培养的 人才
-
描述:,北京大学的阿拉伯语教学在当时应数全国第一,它创建时期最早,更主要的是有刘先生和马坚先生等学界泰斗在主持教学。他们学识渊博,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他们又具敬业精神,没有教材,他们凭借深厚的知识积淀,自己编写,自己刻印,辛辛苦苦地把北大阿语系打造成中国培养阿语人才的摇篮。到今天,先生的学生,学生的学生,有的也手持教鞭,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阿语人才:有的从事外事工作,在国际舞台上维护着国家利益;有的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凭借着深厚的阿语基础,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他们每每谈起求学时的情况,都没有忘记先生身着布衫、手里拿着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讲义走上讲台,声音洪亮地为学生们上课的情景。先生是参与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阿语界老前辈,贡献至伟,令人难忘。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同9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
鹤与琴书共一船:舟上读书的古时情状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图通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琴书 情状 交通工具 王安石 白居易 李白 习惯用语 杭州 租船
-
描述:便自称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
胡布图河
-
作者:徐岩 来源:飞天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村干部 小满 布图 烤烟房 短篇小说 细鳞鱼 男人 祠堂 老黄
-
描述:秋天的胡布图河水是极其清亮的,站在岸上有时候就能够看到在河里面自由自在游动的细鳞鱼。只要我们稍微背转一下身子,就将阳光洒在那平静的河面上了。而阳光是慵懒的,金色的光环入了水便细碎成了好看的波纹。三河
-
性情怪异的王安石(图)
-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漫话赵宋王朝之十二
李之亮
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大名鼎鼎,无人不知。这个人的脾气性格颇为古怪,真不知该赞赏还是该讥嘲,举几个例子,读者自行品评。
一曰不讲卫生。叶梦得《石林燕语》里记载一则故事,说“王荆公性不喜修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洗。”一年都不洗一回澡,够邪乎了!接着说
-
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
-
作者:叶仄辉 来源:艺术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李瑞清 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师范美术教育 师范美术教育
-
描述: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美术教育是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开始的,而这一历史创举是在救国图强的历史背景下由集教育家、书画家于一身的晚清学者李瑞清完成的。由于李瑞清的远见卓识,不仅使中国师范美术教育具有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