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琵琶史稿
-
作者:韩淑德 张之年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琵琶 音乐史 中国
-
描述:本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秦琵琶,包括秦琵琶产生于何时、秦琵琶产生于何地、秦琵琶的形制等;第二篇曲项琵琶;第三篇曲项多柱琵琶等。
-
读者包厢
-
作者:陆游 晏几道 杨亿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帘幕 落花 晏几道 重心 雨燕 琵琶 歌舞 独立 读者
-
描述:读者包厢
-
王安石《明妃曲》唱和简析
-
作者:嚴杰 来源: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昭君出塞 琵琶 宋人 表现手段 夷狄 简析 同情 人生
-
描述:歌詠王昭君,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题材,诗篇多矣。面临如此积累,对于宋人来说,能自出新意纔算好诗。诚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借薛宝钗之口所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
-
紫钗记如意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这是迄今为止我清理得最艰难的首饰。刚收到时她裹着一身厚厚的绿锈和尘埃灰土,只能看出镂空簪大致的轮廓。末端的卍字图案、飘带花框上的细纹,是在我用白醋浸泡许多天,反复洗刷加超声波深层清洁后才慢慢显露出来的。
簪头上方有连环铜钱纹组成的耳挖勺,单铤为簪,双铤为钗,确切地说,这应该是
-
《邯郸记》出评
-
作者:邹自振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邯郸记》 《邯郸记》 出评 出评
-
描述:逐一进行分析评述,以期全面解读这部剧作。
-
龙井问茶记
-
作者:米娜 来源:杭州(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茶诗 杭州 虞集 喝茶 西湖 农家 水分 主人 元代
-
描述: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说的便是杭州龙井茶。到了杭州,西湖龙井万万不能错过,这闻名遐尔的江南名茶和西湖一样,成了杭州一张飘着香气的名片。金秋时节,慕着茶香,一早便从上海跑到杭州买茶。
-
天香紫钗记
-
作者:暂无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因花形盛大、丰美娇艳,牡丹历来被誉为百花之王,所谓国色天香。在老银中,雕刻有牡丹图案的首饰也往往显得格外精致美观,又有荣华富贵的寓意,故此也成了非常受藏家欢迎的一个品种。而众人追捧,精品也越来越难觅。我收老银以来,觉得略微看得上眼的牡丹图案藏品,也就是这一支簪子。
簪子用蝶恋花题材,蝴
-
潮的粤剧《紫钗记》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品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潮的粤剧《紫钗记》
-
《牡丹亭还魂记》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
作者:苏子裕 来源:学术问题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
-
描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两座耸立的丰碑,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两相比较:同是爱情的颂歌,但主题思想开掘的深度不同;主要人物配置基本相同,但性格特征有所不同;都是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戏剧结构和舞台表现大不相同。二者各有千秋,但从总体上来说,《牡丹亭》略胜一筹。
-
大法官黄松有落马记
-
作者:晓雨 来源:前卫·大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对联,上书“日出锄头备箕筐,夜来箫弦琵琶筝”,令村民们啧啧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