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为谁开
-
作者:酒酿圆子 来源:金融管理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花 牡丹亭 遂昌 导游 杜丽娘 痕迹 爱情故事 柳梦梅 司马相如
-
描述:曾到遂昌,地陪导游说这里有汤显祖的痕迹,还跟我们说起了《牡丹亭》的故事,且不管汤显祖在遂昌做了什么,这《牡丹亭》倒是有的一说。
-
“牡丹”一曲余韵多
-
作者:陈璐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牡丹”一曲余韵多
-
王英亮租借浙江
-
作者:暂无 来源:千山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辽宁男篮主力后卫杨鸣转会浙江稠州银行?不,是另外一名年轻的后卫球员王英亮。昨日,辽宁男篮俱乐部负责人站出来辟谣,否认杨鸣转会一事,同时透露王英亮即将加盟浙江。
昨日,有消息称随着老将张庆鹏的回归
-
周亮工家世考
-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家世
-
描述:清初周亮工是著名的艺术鉴藏家,但其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根据《周亮工全集》及相关资料,考订周亮工的家世。
-
牡丹花开异域:《牡丹亭》海外传播综述
-
作者:曹迎春 叶张煌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译介 《牡丹亭》译介 舞台上的《牡丹亭》 舞台上的《牡丹亭》 海外传播 海外传播
-
描述:更好地促进今后该剧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
周亮工的鉴藏之路
-
作者:郭弈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典范。那天我也就是随便和老友争论一下,谁是南京最好的画家,结果我说了半天怎么也说不服这个老家伙,一气之下回家写了篇文章,写了八个人的名字,列为金陵八家。结果被大家广为认可,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我在南京当官,这些文化圈里的人多少都是要给我面子的。在明末清初那个混乱的年代,文人是最弱势的,清人都觉得他们麻烦,总是要闹事的样子。所以,他们其实从心里都希望找个靠山。找清人肯定会被别人的吐沫淹死,所以像我这样好人缘的汉人官员,还是经历了两朝的汉人官员成了他们最好的庇护,因为我们同命相怜,我同情他们,也理解他们。金陵八家和我的亲近也和这个不无关系。在那个年代,能做画坛幕后推手的人不但要有钱,还要有权,当然更要有才情。而我算是综合体。再回头说说我的年代。我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南京。
-
周亮工《尺牍新钞》考略
-
作者:江冰凌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尺牍新钞 藏弆集 结邻集
-
描述:周亮工编选《尺牍新钞》共四选,收明清之际风气大开之时诸多文人尺牍。前三选《尺牍新钞》《藏弆集》《结邻集》得以行世并广为流传,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尺牍新钞》的版本、编选等方面加以探析,并进
-
约好再去看牡丹 (亭湖)寒江
-
作者:暂无 来源:盐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悠悠岁月】
便仓的枯枝牡丹,在盐阜大地香艳了近千年,远近闻名,家喻户晓。家乡有谷雨赏牡丹的习俗。每年谷雨前后,便仓的牡丹竞相开放、芬芳四溢,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这座古老的小镇,一睹牡丹雍容华贵
-
“牡丹”一曲余韵多 ——记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座谈会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陈璐
由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领衔主演、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艺术家合作出演的昆曲《牡丹亭》自面世以来,在中国各地及日本均获得轰动性反响。8月7日,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座谈会在北京爱慕大厦举行。来自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日本驻中国大使馆、中国文联、北方昆曲剧院、苏州昆剧院、北京作家协会、
-
牡丹情深 花开玉色 日本歌舞伎大师的昆曲情缘
-
作者:吴鸿 王宇婷 来源:文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日本歌舞伎 梅兰芳 艺术家 演出 艺术形式 演员 大师
-
描述:勾情,多了几许清寂幽玄,带上了那么点不一样的日本味道,人们亲切地唤之玉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