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19)
报纸(1974)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3)
历史名人 (802)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0(469)
2009(423)
2007(300)
2006(172)
1994(28)
1993(20)
1991(16)
1981(27)
1957(9)
按来源分组
文教资料(12)
文学遗产(11)
读书杂志(7)
广东艺术(5)
运城学院学报(4)
中国音乐(3)
商品与质量(焦点关注)(1)
蒲剧艺术(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畅销书摘(1)
神魔的魅力——西游记及其他神魔小说序
作者:朱一玄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神魔小说  吴承恩  考证  古典小说研究  疑难问题  虞集  石钟  看法  艺术 
描述:序〉考证》一文,考证此
浅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者:郭慧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特色  浪漫主义特色  精神追求  精神追求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抒情色彩  抒情色彩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奠定了我国戏曲创作浪漫主义的基石。本文试从精神理想追求、艺术构思方法、抒情色彩等方面,谈谈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才学戏剧”牡丹亭
作者:赵纯娴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才学  戏剧  牡丹亭 
描述:虽说“才学”二字最早被用于清代的小说分类中,但早在明朝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中,就随处可见以炫耀“学问”为主要特征的才学痕迹。《牡丹亭》兼营诸种文体、庋藏经子学问、包罗华美辞章的特点,已在一定程度
牡丹亭》悲剧审美形态论
作者:何小平 曾艳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悲剧  悲剧  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 
描述:、悲美的语言色彩和作者的悲剧创作理念进行分析解读,以对《牡丹亭》的悲剧审美形态重新进行界定。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从戏剧形象解构《牡丹亭》的“立言神指”
作者:马济萍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至情理念  至情理念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描述:足现实,借剧中人物寄托自己文治武功的政治理想,并对封建科举制度予以无情的讽刺和嘲弄。作者通过《牡丹亭》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两部中西爱情绝唱:《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作者:欧爱萍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描述:两部名著,并对它们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利于加深对这两部剧作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透过这两部剧作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论《牡丹亭》集唐诗对传奇剧剧情的推动
作者:任冬青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集句诗  传奇剧  剧情 
描述:》、《长生殿》和《紫钗记》,它们的集唐诗与《牡丹亭》集唐诗同中有异。
女权精神的突显:《牡丹亭》、《西厢记》主题比较谈
作者:高敏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主题  主题  比较  比较 
描述: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
解析《牡丹亭》中柳梦梅形象的意义
作者:吴天宁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柳梦梅形象  柳梦梅形象  特点  特点  结构作用  结构作用 
描述:非是一个毫无光彩的角色,而是与杜丽娘的形象相映衬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