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28)
报纸(2026)
学位论文(120)
图书(78)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1042)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2(592)
2010(490)
2008(496)
2007(315)
2001(29)
1994(28)
1993(22)
1987(28)
1984(26)
1958(5)
按来源分组
当代戏剧(12)
文学遗产(12)
戏剧丛刊(10)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0)
戏剧杂志(6)
地图(4)
文艺理论研究(3)
新高考(高二版)(2)
资料卡片杂志(2)
世界知识(1)
牡丹亭》:女儿故事女儿心
作者:李祥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女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事  中国社会  港台地区  专业剧团 
描述:文主义光辉的杰作,再度以其穿越时空的不朽魅力激起当代人共鸣,让我们常读常新。
关于牡丹亭的批评与反批评
作者:暂无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反批评  汤显祖  戏剧演出  明代中叶  序跋  刻本  评论  信札  戏曲史 
描述:,甚至有批评和反批评。明代中叶,关于《牡丹亭》的一场争论,就是通过书信进行的。
青春版《牡丹亭》热演探析
作者:李锦航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  观众  观众  白先勇  白先勇  探析  探析  中国大学生  中国大学生  昆剧  昆剧  文化范式  文化范式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以来,所到之处好评如潮,被观众赞誉为昆剧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范式。尤其是它走进高校,在中国大学生中产
人间亦有痴于我
作者:王寅明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曲折情节  杜丽娘  死而复生  柳梦梅  不相称  剧作家  明代  婚姻 
描述:来打发日子。偶然中,她读到了当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剧本《牡丹亭》。她爱不释手,如获至宝地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杜丽娘与柳梦梅真诚相爱,死而复生,终于结成美满夫妻的曲折情节深深地感动了小青。她把自己的身世
我国古代剧作家趣事
作者:许宗绳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剧作家  中华民族  文艺史  元代戏剧  文化传统  汤显祖  现实主义  琵琶  牡丹亭 
描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的文艺史上,更有过许多巨魁泰斗,出现了众多戏剧大师巨匠。他们富有卓越的智慧才能,更有那种呕心沥血献身事业的精神。这些先辈的不少传世之作,数百年
“拗折天下人嗓子”再辨--与王永宽同志商量
作者:邓运佳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艺术成就  戏剧家  作品  反戏剧  艺术形式  李渔  牡丹亭  演员  闲情偶寄 
描述:,我仍然认为“拗折天下人嗓子”的主张是不能提倡的,更不能效法。不论他是真主张,或是假主张,这个主张本身总是不正确的。
努力展现人物内心的美
作者:岳美缇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柳梦梅  文学价值  汤显祖  排练演出  古典名著  艺术遗产  戏剧家  内心情感  表演 
描述:招一式地反复教导过,同时我也看过不少同行和别的剧种的演出,为我这次扮演
汤显祖卧薪与商小玲殉戏
作者:汪文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剧中人物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死而复生  传奇  焦循  明代  真实情感 
描述:而复生,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出生入死的爱情。“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一灵咬住”便不肯放。这“情”确是人们真正的感情。汤氏写这个戏之所以自己也感动得卧薪痛哭,真正是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剧中人物,与剧中人物同欢乐共悲伤,同呼吸
浅谈戏曲中的梦幻表现
作者:李晓林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梦境描写  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梧桐雨  舞台时空  中国戏曲  明代戏剧 
描述:临川四梦”的写作原因归结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可见梦境在剧作家的写作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同时一
从传播学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王燕飞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学  传播媒介  传统戏曲  策划制作  美籍华人  载体形式  轰动效应 
描述:其实在青春版《牡丹亭》被策划制作之前,国内外已经先后有几出引人注意的《牡丹亭》的改编演出,其中包括美籍华人陈士争导演的全本《牡丹亭》。但这几出《牡丹亭》并不以传播昆曲为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