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对时弊讽刺
作者:牛凤昀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对时弊讽刺
牡丹亭》和明代狂禅风潮
作者:王树海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狂禅  禅宗思想  牡丹亭  宗教  浮屠  汤显祖  佛禅  信仰  艺术态度  自性 
描述:术造诣以及作者创作该剧的哲学依循、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不少论者虽也看到佛禅对于汤氏其他剧作的影响,但佛禅对《牡丹亭》的浸润,尤其是明中叶掀起的那场“狂禅”风潮,对于这部名作
略论《西厢记》与《牡丹亭》的团圆结局
作者:陆力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意识形态领域  结局  崔莺莺  王实甫  老夫人 
描述: 《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受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爱情题材:从发展层次上观照 下:兼论《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题材  王西厢  西厢记  董西厢  张生  老夫人  观照  封建礼教  莺莺 
描述:年,不为晚矣。”进京赶考是张生自己提出来的,并答应“三两日定行”。莺莺听说张生要去赶考,“愁怨之容动于色”,张生却大不以为然,并说:“烦为我言之,功名也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我当发策决科,策名仕版,谢原宪之夹窦,衣买臣之锦衣,特此取
爱情题材:从发展层次上观照 上:兼论《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莺莺  理想爱情  西厢记  牡丹亭  封建主义  观照  王实甫  张生  恋爱婚姻 
描述:,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都会在这个领域中显示出征兆,它是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显眼的组成部分。比如,人类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就使文
“春归”漫话——谈《牡丹亭·惊梦》与诗词曲中之“春归”
作者:金志仁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诗词曲  牡丹诗  杜丽娘  归来  白居易  中国戏曲  皮日休  伤春  开花 
描述:丹当春尽才开花,故有此反问。整句意为牡丹虽美,但它开花太
杜丽娘的潜意识——与祝教授谈《牡丹亭
作者:于乐庆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潜意识  牡丹亭  汤显祖  情感意识  封建礼教  离魂  隐意识  理性  曲词 
描述:个人正在编写《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他担任《秋湖戏妻》、《倩女离魂》、《桃花人面》、《比目鱼》和《牡丹亭》的“批评”工作。突然,他把话题一下转到《牡丹亭》上:“你给学生讲过意识和潜意识哲学课
牡丹亭将重展英姿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牡丹亭将重展英姿 据新华社南昌5月6日电历史文化古迹牡丹亭今年内将在江西大余县境内重现。 牡丹亭是我国古园林建筑精华,文化艺术瑰宝。明万历年间,大文学家汤显祖以牡丹亭为背景,创作了千古名剧
牡丹亭》问世奇闻
作者:邱维俊  来源:民间文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牡丹亭》问世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