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创作必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兼与江柳、杨炳同
-
作者:毛微昭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报告文学创作 “两结合” 浪漫主义手法 杨炳 作家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描述:同报告文学创作的关系怎样?有些什么独特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读《牡丹亭·惊梦》
-
作者:李真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张大复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柳梦梅 娄江 贵族女子 尽意
-
描述:复
-
论昆曲《牡丹亭》音乐
-
作者:刘明澜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封建礼教 柳梦梅 音乐 浪漫主义 南曲 现实主义
-
描述:汤显祖不仅赋予他的剧作以进步的主题思想,而且努力使他的《牡丹亭》成为一部“场上之
-
赞昆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
-
作者:刘邦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杜丽娘 舞美设计 牡丹亭 观众 表现手法 天幕 民族特色
-
描述:能有机会在四川观看上海昆剧团的演出,真使人高兴。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欣赏昆剧的表演艺术外,对其舞台美术也留心观赏。《牡丹亭》的舞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
-
陆象山与禅初探
-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学论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陆象山与禅初探
-
王安石政治思想及其新法初探
-
作者:刘云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曾巩 熙宁 政治思想 贯石 冗兵 北宋 欧阳修 圣人 文集
-
描述:意义的。
-
张居正军事改革初探
-
作者:张海瀛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改革 军事改革 戚继光 重文轻武 北部边防 隆庆年间 谭纶 练兵 主观条件 蒙古
-
描述:正从整饬边防入手所进行的军事改革是在客观形势迫切要求和主观条件相当有利的情况下开
-
陸象山與禪初探
-
作者:曾春海 来源:哲學論集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陸象山與禪初探
-
关于我国咏史诗的发展、价值的初探
-
作者:刘贵君 来源:吉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咏史诗 史学思想 汉文帝 怀古诗 班固 古代诗歌 史学家 王安石 至情 项羽
-
描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这首诗赞扬了汉文帝时名医太仓公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上书文帝愿替父赎罪的勇敢精神。缇萦非凡的胆识,不仅使汉文帝恻然至情而且感动了史学家班固,因此,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