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9)
期刊文章(137)
会议论文(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52)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7)
非遗保护 (6)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5)
按年份分组
2014(130)
2013(50)
2012(68)
2011(31)
2009(54)
2007(9)
2005(6)
2004(6)
1994(2)
按来源分组
半岛都市报(4)
钦州日报(3)
中国戏剧(3)
华兴时报(1)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1)
湖州日报(1)
新闻天地(1)
中国宗教(1)
福建文学(1)
湖北画报(湖北旅游)(1)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中的灵山圣境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所幸这第一个公元千年即将结束之际,历史穿过
“胡连”破冰“胡吴”多赢
作者:暂无 来源:华兴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胡连”达成“五项愿景”,成为两岸关系的转折点;3年后的今天,“胡吴”旨在延续“胡连”为两岸执政
胡连破冰 胡吴多赢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年前“连胡”达成“五项愿景”,成为两岸关系的转折点;3年后的今天,“吴胡”旨在延续“连胡”为两岸执
胡吴之语录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首先要建立互信,这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双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础。只要在这个核心问题上立场一致,其他事情都好商量。 ——胡锦涛 两岸关系拨云见日、雨过天晴、建立互信、创新合作的时刻已
“胡吴”的历史意义
作者:暂无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胡吴”的历史意义
省委召开议军
作者:王永刚 陈晓波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省委召开议军
舆论称赞“胡吴
作者:暂无 来源:钱江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8日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会谈,成为29日出版的大多数报纸头版头条消息,台、港、澳各大报纸不惜版面详细地报道会谈的内容,并配发社论、言论、分析文章,高度评价会谈所取得的成果。 台湾媒体: 为两岸关系“下锚定桩” 台湾《联合报》在社论中说,四川震灾使得两岸所相互强调
遂昌七月苏醒了
作者:蓝伟荣 刘智宁 陈敏民 汪建明 叶高兴 章建辉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牡丹亭  十番  创作  新中国  表演  群众  演奏  昆曲 
描述:材。七月又名秋赛会,实际上是农民闲时的一场文娱集会,也是商贾之集,人山人海的物资交流会,更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会。
“胡吴”背书两岸新局
作者:王艳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峡两岸  中共中央总书记  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民党  国共两党  领导人  胡锦涛  新华社 
描述:胡吴会为两岸复谈排除了最后的障碍.也为国共平台树立了新的标尺5月28日下午3时30分,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紧紧握住了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手。相比三年前国共的世纪之握,两岸各界对这一次握手寄予了不同的期待。新华社报道说,这是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而台湾媒体则解读
胡吴定调两岸合作路线图
作者:暂无 来源:国际金融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下午3时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及其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台湾地区的国际空间、两岸经济互动等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表示,关于台湾同胞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中已经明确,“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讨论台湾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