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仿古建筑:黄鹤楼工程施工
-
作者:杨华玉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黄鹤楼 仿古建筑 建筑工程 工程施工 概况
-
描述:精品仿古建筑:黄鹤楼工程施工
-
至胜黄鹤楼
-
作者:一方 来源:中国档案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名胜古迹 简介 中国
-
描述:至胜黄鹤楼
-
古诗文读后有感
-
作者:周天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古籍 文体比较 古人 读后 读书笔记 思想 古代文化 柳宗元 王安石
-
描述:较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写读书后的真实感受,不作写不出时硬写的无病呻吟。《古文观止》中,苏轼的《留侯论》、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都是著名的读书笔记,从古人事迹中,引申出对后人有益的体会来;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欧阳修的《纵囚论》,则是读古而疑古,进而与古书辩论,思想活跃,逻辑清晰,也能启发人们的思考。至于古籍中的诗话、赋话、词话、曲话,则更是汗牛充栋,大多写得短小精悍,言之有物,文风也值得今人学习。——出题者语
-
楹联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读《楹联丛话》有感
-
作者:邸玉超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楹联 生命力 艺术 对联 纪晓岚 民俗文化 故事 特性 桃符 王安石
-
描述:逊题桃符于寝门,嫌其词不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故王安石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在桃符上题对子,则是孟昶开先例。楹联传承至明清,最为兴盛,明太祖朱元璋曾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行出观,以彰其风气。《楹联丛话》共十二卷,又“续话”四卷,叙楹联故事,记庙祀、胜迹联墨,传联家格言佳话,洋洋十八万言。既有脚踏实地的记录,亦有耳耳相传的收集,且专家术语,偶加品评,一步到位。乃是时下联家十分推崇的楹联专著。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体,除了与其他文体有着共同之处外,还有着智力游戏和文字游戏的特性,文人墨客不可不读,门外之人茶余饭后一阅,亦颇为有趣。如果有雅兴,不妨研墨一试,可调身心,可增智慧,生活可陡生乐趣和色彩。《楹联丛话》的楹联故事颇为可读。如下几则:一日,一位联家采风乡间,饥渴难耐,见路...
-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读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
汪道涵:斯人已乘黄鹤去
-
作者:暂无 来源:法律与生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辜会谈 海峡两岸关系 黄鹤楼 安徽嘉山 协会 历史性突破 接触 上海交通大学 发展进程 高层
-
描述:汪道涵:斯人已乘黄鹤去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作者:李白 来源:阅读与鉴赏(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梅花 贾谊 郎中 作者 去国怀乡 诗歌 李白 夜郎 唐诗
-
描述: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
-
黄鹤飞到鹦鹉洲
-
作者:西蜀不老翁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中高年级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鹦鹉 丹顶鹤 道士 武汉 汉阳 传说 三国时期 武昌城 神话故事
-
描述:湖北的省会是武汉,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而蛇山,不仅地势上是武昌的脊梁,更是武昌城的历史起点。著名的黄鹤楼就矗立在蛇山上,相传最早是三国时期修建的,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经过了许多次毁坏
-
科利登获“最佳测试奖”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商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苗必达市的消息称: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的Sapphire D-10系统荣获2006年度《测试与测量世界》杂志授予的“最佳测试奖”奖项。
据了解,Sapphire
-
科利登Sapphire D-10系统获奖
-
作者:暂无 来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系统 获奖 award 有限公司 Best Test 测试
-
描述:科利登系统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其Sapphire D-10系统荣获2006年度《测试与测量世界》杂志授予的“Best in Test award”(最佳测试奖)奖项。[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