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诗词改字
作者: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正用  诗词  钟山  用字  春风  大夫  王安石  月事  初日 
描述: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于钱伸仲大夫如此。今豫章所
物·漏
作者:朱启新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计时器    滴漏  汉代  计时工具  刻度  王安石  铜壶  时间观念  水壶 
描述:样的时间观念呢?《民俗志》中,萧放的文章就通过人们庆祝春节的种种活动,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
“黄鹤”一“去”不复返?    名要上市市民不乐意
作者:暂无 来源:大河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武汉讯历史名前景引起各方关注。“黄鹤楼能永远是武汉市民的吗?”这是连日来武汉各界一个忧心的话题。今天的黄鹤楼已不再属于武汉市园林局了。根据武汉市的有关文件,黄鹤楼新的“婆家”是刚组建
者诫
作者:赵大民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黄昏  道德自律  艺术成就  小说和戏剧  抄袭剽窃  出版法规  表达方式  文化传统  文艺创作  晏几道 
描述:者诫
野史无
作者:陈四益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彦博  野史  王安石变法  监察御史  宋仁宗  参知政事  礼多人不怪  王则起义  陈伯达  毛泽东 
描述:上面的监察;一段讲宫里宫外如何勾结,读来便颇有兴味,涉及的人物又是同一个人——正史上道貌岸然的几朝重臣彦博,因而抄录于下,以存其真;稍加点评,以见其神。杨台柳的圈套潞公(彦博,dJ西介休人。宋
宋代上梁初探
作者:松田佳子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代  初探  文天祥  四六文  皇帝  修建  结束部分  七言  房屋 
描述:盖俗体也。……"又清吴曾祺《文体刍言》云:"宋以后此体屡见,
《牡丹亭》音乐创作
作者:李樑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唱腔  《牡丹亭》  音乐创作  新版  配乐  寻梦  杜丽娘  昆剧  游园  昆曲 
描述:所谓戏曲,一半看戏,一半听曲,而昆曲中的曲又分唱腔和配乐这两部分。由于新版《牡丹亭》的定位是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出新,强调“现代意识”,所以音乐自然也不能例外。
“悟戏”
作者:王林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牡丹亭》  戏曲演员  “悟”  性格特征  第一自我  内心视象  双重人格  明代戏剧  四功五法 
描述:,这是演员创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之前,往往先“看”到了他,很具体地看到他在虚构的艺术世界里一点一点动了起来,然后才能创造成直观的、能为人们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这方面古今中外有很多例子,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推敲”佳话,就是边吟边悟。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不仅明确要求演员“为旦者常作女想,为男者常欲为其人”;他自己在创造《牡丹亭》中柳梦梅的艺术形象时,竟躲到柴房里与剧中人同声一哭。当代著名演员石挥,创造过几十个从性格特征到外部造型都截然不同的形象,就是他习惯于对自己未来的舞台形象进行“角色雕刻上的想象与观察”的结果。这种“想象与观察”也就是“悟”戏。此外,上世纪末法国著名演员、表现派大师哥格兰在他的《演员的双重人格》中明确指出,演员的“第一自我构思或者不如说按照作者的划想象出将要扮演的人
新编本《牡丹亭》
作者:周巩平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编本  《牡丹亭》  杜丽娘  现代意识  作者本意  《六十种曲》  相异处  《缀白裘》  昆曲  虚实相生 
描述:新编本《牡丹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现代人用现代意识的“寻梦”,尽管可能与作者本意旨趣有相异处,但毕竟使一些文学青年找到了爱好昆曲的途径。 《牡丹亭》新版缩编至三十五出,颇有不同看法。但笔者以为重现原貌全本五十五出长篇巨制是不明智的。即使汤公在世年代,能一字不差地敷
《牡丹亭》百家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演员  昆曲  昆剧  观众  舞美  花道  导演  杜丽娘  李雪梅 
描述:徐幸捷(上海文化局) 总体上讲,这是一部精典之作、精心制作、精打细摩、精彩纷呈。 全本上演《牡丹亭》,编、导、演面对这样一部古典名著,持尊重、审慎的态度,要尽力展现昆曲本体的灵魂,在本体精神增加的同时,又要考虑当代的审美,需要有所创新,难度很大。昆团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