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0)
报纸(71)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52)
宗教集要 (15)
地方文献 (13)
非遗保护 (9)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0(22)
2009(17)
2008(11)
2007(7)
2001(9)
2000(4)
1996(11)
1993(5)
1987(9)
198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
姑苏晚报(2)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
抚州师专学报(2)
领导科学杂志(1)
文史杂志(1)
史学史研究(1)
发现(1)
孔子研究(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
“立善于天下”:王安石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刘文波 刘浩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伦理  伦理 
描述:是,到了宋代,特别是王安石变法时期,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即王安石试图以某种制度/法度来改变政治陋习和社会固有伦理观念,以其特有的政治治理观念重新诠释了与伦理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礼”“”并举——李觏治国方略再探
作者:陈大勇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治国方略  治国方略         
描述:治国方略是李觏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社会规范又是治国方略中的核心内容。在李觏的治国方略中 ,“礼”“”是两个基本范畴 ,而李觏关于“礼”“”的理论与现代社会综合治理中的软规范和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
》仿《齐论语》辨
作者:束景南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论》    《齐论语》  《鲁论》  扬雄  《论语》  今古文经学  初学记  桓谭  董仲舒 
描述:学派。其实扬雄并非经师,而是所谓“通人”,博通诸子之说,融会今古文经学,上承淮南子、司马迁兼采百家的传统,下开桓谭、王充述而有作的风气。扬雄经说非独有取于古文经学,他作《》即仿今文《论语》。汉时
李觏的礼法观
作者:朱人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一本于礼  一本于礼  一致于  一致于 
描述:于农"、"刑罚世轻世重"等法律思想。李觏的"一本于礼"、"一致于"和"礼法互等"观把我国礼法合流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李觏礼论研究
作者:李国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性情论  功利主义   
描述:;在礼的内涵上,他认为礼是施政、立教、治国、安民、修已的根据和标准,礼,是仁、义、智、信之本,礼将仁、义、智、信、乐、刑、政七者统于一体;在礼的具体要求方面,他认为礼对经济、政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济、政治在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礼的制约,只有合乎礼的要求才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形式,才是开明的政治。在他丰富的礼内容里不仅包括了仁、义、智、信各种德性,还包括经济、政治生活的各种规范,并对仁、义、智、信、乐、刑、政与礼之间的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不仅坚持了要依礼行事、依礼行政,而且一反传统提出了“礼下庶人”、“人非利不生”等观点;不仅对当政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也体现了他对平民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希望通过对李觏的礼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的礼思想,并从中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营造出...
人生何处不可休
作者:羽清雪  来源:发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人生  目的地  风雨  黄州  王安石  游览  历史悠久  放下   
描述: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曾写过这么一桩事:当年他寓居喜佑寺时去游览松风亭,一路行来疲乏不堪,望望目的地还远远地在前面,他感到累得要命,心想,什么时候才到啊?忽而一转念,想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非则非,是则是的实事求是精神
作者:黄仁国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历史学家  刘大年  印象 
描述:《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图说《牡丹亭》】-怀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柳梦梅乃唐朝柳宗元之后,自小孤单,穷困潦倒,依赖老仆郭驼度日。 某日梦见一座花园梅树下立一美人,因而改名梦梅。 力求发迹,柳决定赴临安应考。
为开展宋诗研究进一
作者:白敦仁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诗研究  《宋诗纪事》  《唐诗鼓吹》  别集  宋祁  诗薮  黄庭坚  巨手  黄山谷  胡应麟 
描述:随意性。倒是金人王若虚客观一些,他说;宋诗“亦有以自立”,不见得什么都不如唐,这是比较公允的。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家,八代诗是一种面貌,唐诗是一种面貌,宋诗又是一种面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应该说宋诗是唐诗的合理的发展和继续。黄黎洲说:
作者:牛兰春  来源:领导科学杂志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龚自珍  人才  王安石  李世民  朱元璋  包拯  君子  栋梁  所长  才干 
描述:“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之人才任之。”(龚自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