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也谈《泊船
作者:蒋小雯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写作时间  徐州  期刊  学报  作者  师院  作品  第二次 
描述:《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州移至京口是不对
泊船》导读
作者:王剑  来源:良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钟山  导读  长江  春风  江苏省  返回 
描述:泊船》导读
泊船
作者:王安石 文禹  来源:素质教育博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唐宋八大家  毛笔  长江  写文章  形容词  春风  京杭大运河  才能 
描述:泊船
泊船》教案
作者:郝红霞  来源:新课程(小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交流  泊船  王安石  情景导入  阅读方法  板书  课文  表达  杜甫  月亮 
描述:当空,月亮象征着团圆。所以自古以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望月思乡,难怪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说:露
三教《泊船
作者:孟宪增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生自由  引导学生  泊船  古诗教学  小学高年级  主体性  教学过程  教学工作  教案 
描述:参加工作以来的十几年里,笔者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曾先后多次执教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一诗。每一次教这首诗,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其中有三次的体会尤为深刻。"走向
泊船》教学
作者:陈步华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飞来峰  引导学生  泊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江南  设计意图  内心世界 
描述: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意在突破以一诗说一人的传统,在教学中,以《泊船》为中心,整合《忆江南》《春日席上》《登飞来峰》等王安石的诗,让学生了解一个
泊船》主题新解
作者:徐如松 马桂英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大地主阶级  泊船  主题  宰相  司马光  政治局面  变法  政治家 
描述:改变腐败的政治局面,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但由于新法损害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了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阶级的反对,最后宋神宗动摇了,免去了王安石宰相职务,变法遂告失败。
浅谈《泊船》的教学
作者:张有传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气象  王安石  三个方面  教学  泊船  执政  表达  辞职  重返  理解 
描述:泊船》是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迫辞职回乡路过时,怀念金陵故居所写的。它表达了诗人在南归途中,看到实施“新法”后带来的新气象,想再接再厉,重返朝廷执政的意愿。教学时,可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泊船》教学设计
作者:张永红  来源:现代阅读(教育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解决问题  古诗  处理信息  泊船  祖国文化  热爱祖国语言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运用资料 
描述::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已学的与月相关的古诗,《古朗月行》
王安石《泊船》写作时间辨
作者:张建营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泊船  南京市  江宁  写作时间  相位  注家  熙宁  作品  第二次 
描述:泊船》一诗写于何时,说法不一大多数注家认为是王安石第一次辞相后赴江宁(今南京市)路经时写的.我认为此说不能成立,应是他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熙宁七年(1047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辞去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