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的舒缓 人性的张扬:《牡丹亭》和《麦克白》两剧主题比
-
作者:刘钱凤 张智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麦克白》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欲望 欲望 张扬 张扬 人性 人性 80年代 80年代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是我国戏曲院团的保留剧目。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一般都倾向将其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研究,譬如陈瘦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此就已展
-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
-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性爱 性爱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意化 诗意化 至情 至情 欲望 欲望 象征性 象征性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柳梦梅 柳梦梅
-
描述:《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传奇性的绚丽爱情故事,从古到今,倾倒众生,令人如醉如痴。传说明清时期的俞二娘、金凤钿
-
情欲相生——读《牡丹亭》
-
作者:蔡健 来源:南京农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情感 欲望 欲望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欲是本能 ,情是升华 ,情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通过对情欲的描绘与表达 ,肯定了生动真实的人性 ,鞭挞了虚伪腐朽的礼教
-
人鬼恋情题材的主旨分析:以唐传奇、《牡丹亭》、《聊斋志异》
-
作者:樊利配 来源: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鬼恋 人鬼恋 原型 原型 欲望 欲望 投射 投射
-
描述:从魏晋至明清,笔记丛书、传奇、小说中就存在大量以人鬼恋情为原型的故事。以弗洛伊德对于鬼的认识和荣格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得出人鬼恋情是人的欲望的投射,主要表达了四类感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好色男人
-
李浩有被长期压抑的权利欲望
-
作者:暂无 来源:泰山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浩有被长期压抑的
权利欲望
记者对李浩的调查着墨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分裂与暴戾之处。今年34岁的李浩有一名小自己10岁的妻子,并有一子。在邻居眼里,他和妻子恩爱。而在同事看来,李浩
-
课堂应是多种学习欲望共存的场所
-
作者:王自永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情境 社会角色 好奇心与求知欲
-
描述:课堂是一个多种学习欲望共存的场所,课堂所以是一个多种学习欲望共存的场所,不仅因为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来自教师的刺激,又有来自学生同伴的刺激,而且还因为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学生完全有可能诱发不同的欲望。
-
汤显祖为何号“若士”
-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字又仍,号若士。汤显祖的这个别号,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 万历五年(1577)对于汤显祖来说,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汤显祖与结发妻子、东乡人吴氏生的长女元祥(4岁
-
“重庆”号巡洋舰的最后秘密
-
作者:竹繁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洋舰 重庆 防波堤 王益 葫芦岛港 空军 国民党 战舰 辽东半岛 运输机
-
描述:“重庆”号巡洋舰的最后秘密
-
苏轼缘何号“东坡”
-
作者:李廉 来源:工程建设与档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新版《辞海》 北宋文学 《新安晚报》 《辞源》 王安石新法 《容斋随笔》 居士 修订版
-
描述: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为何以“东坡”为号?修订版《辞源》解释说:“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县东。宋元丰间,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筑室于此,自号东坡居士。”新版《辞海》亦持此说
-
古人的字与号
-
作者:暂无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欧阳修 王安石 居士 苏轼 杜甫 古代 李白 作用 晚年
-
描述:我们经常诵读诗词,可是关于诗词中作者的字与号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通常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号等。“名字”一词,就包括“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