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64)
报纸
(100)
学位论文
(10)
会议论文
(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0)
地方文献
(178)
非遗保护
(4)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
(47)
2012
(41)
2011
(39)
2008
(33)
2004
(10)
2003
(12)
1998
(8)
1997
(7)
1995
(13)
1989
(3)
按来源分组
安康学院学报
(3)
家庭科技
(1)
经济工作通讯
(1)
鄂东晚报
(1)
文史天地
(1)
乡音
(1)
江苏绿化
(1)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1)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文史月刊
(1)
相关搜索词
尚雅
周礼
“三美”原则
吴炳新
南京中山陵园
国家级
人格修养
右下角
姿态美
审美意蕴
政治部
女性意识
历史风云
商周时代
困难时期
周汝昌
抱怨
人物形象
天堂
遂昌县
北宋王朝
儿童特点
古龙
乌石山
咏叹调
县令
北宋
国有
中国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杜枝香·】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党内—
枝
笔:舒同的传奇人生
作者:
顾炳枢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舒同
书法艺术
生平
人格修养
描述:
党内传奇政要、书法界泰斗舒同虽然已经离世,但这位名字上口率很高的人,久久地被人们传颂和怀念。笔者曾在舒同先生在世时,于北京西山和兰州两次接触并采访过他,得以了解他传奇般的一些人生经历。
有感于汤显祖的“四
香
”
作者:
任远
来源:
中国审计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张居正
王安石
品节
唐宋八大家
腐败透顶
功名利禄
下支撑
遂昌县
脚趾头
描述:
汤显祖,江西临川县人,和王安石是同乡,不过一属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一是明朝的戏剧家。27岁的汤显祖正是年少气盛大干事业之时。当时权居宰相之位的张居正,两次派人去找汤显祖谈话,只要汤肯为张的儿子辅导辅导,就肯定会取得功名。汤显祖知道张居正权势炙手可热,但他不愿依附权贵,表示倘接受张居正拉拢,好比处女
论《牡丹亭》中的
杜
丽娘
作者:
赵霞
来源: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
丽娘
汤显祖
戏剧
封建礼教
封建伦理道德
叛逆者形象
描述: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它通过女主人公
杜
丽娘为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反抗束缚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正常感情和欲望的程朱理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残酷性。它表现
笔绘山水 胸怀社稷:王安石《桂枝
香
》赏析
作者:
刘文胜
来源:
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桂枝
香
·金陵怀古》
诗词赏析
古体
描述:
《桂枝
香
·金陵怀古》是王安石在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后隐居金陵后所作。为当时传诵的名篇。《古今词话》云:“金陵怀古,渚公寄词于《桂枝
香
》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
杜
佑《理道要诀》辑考
作者:
岳珍
来源:
文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典
杜
佑
文献价值
节度使
文渊阁
史料价值
四库全书
理论价值
王应麟
大事记
描述:
当代,学术界也很少有人注意这部著作。实际上,正如《通鉴纲目》并不是简单地摘录《资治通鉴》一样,《理道要诀》也不是简单地摘录《通典》。就现存的佚文考察,《理道要诀》至少有几个
论
杜
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作者:
陈湘庸
来源: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
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
汤显祖笔下的
杜
丽娘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
对崔莺莺、
杜
丽娘、林黛玉的比较分析
作者:
陈慧芬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
丽娘
林黛玉
封建礼制
《西厢记》
《牡丹亭》《红楼梦》
描述:
崔莺莺是相国小姐,
杜
丽娘是太守的千金,林黛玉是清代贵族之家的小姐,又寄居在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在这样的官府门第里,她们受到的都是封建礼制的教育,其爱情都受到封建家长的百般阻挠。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
杜
丽娘意义再探讨
作者:
杜改俊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描述:
《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崔莺莺、
杜
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作者:
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
丽娘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描述:
崔莺莺、
杜
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一曲生命美学的颂歌——话本《
杜
丽娘慕色还魂》和传奇《牡丹亭
作者:
张静秋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杜
丽娘慕色还魂
杜
丽娘慕色还魂
悲剧观
悲剧观
情至说
情至说
描述:
从背景环境、人物形象、语言色彩几方面入手,将《牡丹亭》与其蓝本《
杜
丽娘慕色还魂》进行溯本探源的比较后,不难发现《牡丹亭》在文学创作上超越《
杜
丽娘慕色还魂》的原因,尤其《牡丹亭》体现出汤显祖“不自由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