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李觏的赋
-
作者:罗伽禄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赋 赋 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
描述:细腻,气势壮阔;他在赋中对社会现实作了深入的观察,理智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具有丰富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赋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有着周密的逻辑推理,强有力的论据,使人无以置辩。
-
文章世所希:晏殊之赋研究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殊 赋
-
描述:北宋前期政坛、文坛领袖之一的晏殊常常仅被当作一个"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词人;其实晏殊残留下来的几篇赋体文章在铺陈、骈俪方面的艺术形式十分精美,颇具悠游富贵气象,鲜明具体的表现了北宋前期文坛学习李商隐
-
汤显祖诗赋(赞)用韵考
-
作者:杜爱英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近体诗 古体诗 赋 通叶
-
描述:本文穷尽式地考察了明代江西人汤显祖诗赋(赞)的用韵,从近体诗、古体诗、赋的三种不同用韵系统,揭示了汤显祖诗文用韵的多面性,为正确评价汤显祖是否懂声律,提供了事实论据。
-
宁波赋
-
作者:杨东标 来源:宁波通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宁波商帮 东方大港 王安石 四明山 日月 徐福 骨哨 长江 海岸 吞吐
-
描述:壮哉伟哉!泱泱东方大港,浩浩八面来风。看巨舶巍列,招揽九天日月;沧溟横溢,吞吐五洲风云。曾几何时,誉飞环宇,雄峙亚东。夫宁波者,简称为甬。处长江三角之南,居大陆海岸之中。东濒普陀,碧海汪涛见浩瀚;西接钱塘,平畴沃
-
孔子赋
-
作者:何朝东 来源:青年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儒教 读书 鲁国 宗师 周礼 为师之道 诗词文赋 孔庙 招贤纳士
-
描述:唤悦编审。改删诗史得奇志,定稿周礼传礼仁。《春秋》字里寻乐,《周易》句间耕耘。招贤纳士三千,唯就七十二人。广说克己复礼,辛苦周礼规矩。只图恢复朝纲,唯求政客正名。君臣父子,上下严定。强调方圆礼路,主张为政清明。反对逾越,杜绝放任。限制杀戮,治国礼宾。鼓吹青年好学,提倡不耻下问。不求生而知之,只信学习解困。尊重
-
月娥
-
作者:曹媛媛 来源:西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宝穗 昆班 老板 道台 金银珠 牡丹亭 眼睛 戏台 蚕砂 开口
-
描述:长长的水袖遮住面庞,遮不住双目里潋滟的波光。月娥这一转身一回眸,直博得了个满堂喝彩。姊姊月婵在台下看着,心想:这小妮子疯了不成。昆班二班主却喜上了眉梢。
-
月凉如水
-
作者:许美娟 来源:少年文艺(南京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会 父亲 日光灯 外罩 雕镂 凝视 农村妇女 月亮 木雕 牡丹亭
-
描述:月亮上来了。今晚夜色清冷,有些落桐秋意了。教室里的日光灯惨白惨白,我凝视着窗外罩着月色的灰暗树影,不知怎地想起家来了。
-
释赋:从诗体到诗歌技巧及赋体
-
作者:贾晋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技巧 六诗 重新定义 孔颖达 诗体 诗经 修辞手段 六义 同义词 周礼
-
描述:、比、兴则阙而不论。后来,孔颖达(574-648)进一步完成这一未完成的阐释,将六义分为三体(风、雅、颂)和三用(赋、比、兴)两层。这一经典阐释为大多数传统学者所沿袭~[2]。
-
从“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月”字说起
-
作者:陈未鹏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花 “月” 《青箱杂记》 晏殊 池塘
-
描述:,景中有情,可谓千古名句。然而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明徐《徐氏笔精》卷三“溶溶雨”条言:“世传晏元献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为警句,然‘溶溶’,水流貌;月不得名‘溶溶’。予尝病之。近阅吴处
-
“读”月——《月是故乡明》教学实录
-
作者:王红影 刘俊祥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苏轼 同主题 阅读 学生 月亮 教学内容 梅花 王安石 语文
-
描述:课型:单元主题阅读分享课教学内容:《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采用读、批、注、议法学习了教材本组课文,并阅读了8篇同主题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