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030)
报纸(337)
图书(66)
学位论文(24)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8)
地方文献 (306)
地方风物 (47)
红色文化 (17)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184)
2013(66)
2012(101)
2008(88)
2006(42)
2003(35)
2001(39)
1999(24)
1991(17)
1987(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核地知与行(9)
江苏政协(3)
社会科学战线(3)
三湘都市报(2)
上海文化艺术报(2)
中国监察(2)
档案与建设(1)
中国文化(1)
大众日报(1)
米芾《方圆》及其传世拓本考
作者:陈根民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米芾  方圆  拓本  翻刻  李宗瀚 
描述:关于米芾《方圆》的刻拓情况,长期以来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论者大多语焉不详,人云亦云。通过对米芾与杭州僧徒之交游、碑记之由来、拓本之流传及后世翻刻、影印等进行探究,并依据传世最佳的拓本,可以纠正
故土方圆
作者:吴越 周德华 潘福官 马中骏 陶洪兴  来源:江苏政协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水乡  梁式桥  王安石  盛泽镇  长桥  垂虹亭  虹桥  艺术精品  苏舜钦  同里 
描述:,浑厚稳重之中又不失江南水乡特有的灵秀之气。思本桥座落在同里古镇,拱形单孔,体态轻盈。拱圈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合为整圆,桥身又常年为绿色藤蔓缠攀,平添了浓浓野趣。吴江古桥中声名最著者,当推县城东门外号称"江南第一长桥"的垂虹桥。该桥始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年),元泰定二年(1325年)重建,共七十二孔。桥因"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如龙",被誉为三吴绝景。苏舜钦"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杨杰"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郑獬"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世称吴江长桥三名联。王安石赞赏垂虹桥"颇夸九州物,壮丽此无敌"。著名书法家米芾途经吴江时,也留下"垂虹秋色满东南"的墨迹。明代书画家沈周所绘的《垂虹暮色图》和文嘉所画的《垂虹亭图》,更是将垂虹秀色洒于画卷之上,成为艺术精品...
“绿色”手机,如何让学生“买账” 专家指出,既堵又疏,
作者:    王玉君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绿色”手机,如何让学生“买账” 专家指出,既堵又疏,
冰茧札记
作者:缪钺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抱负  政治家  司马迁  屈原  政治形势  贾谊  小令  政治需要  三峡 
描述:所痛惜。司马迁撰写《屈原贾生列传》,透露出深切的同情与惋惜。苏轼作《贾谊论》,也叹惜贾生是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所以屈、贾是才人,而不是政治家。才人可以有政治卓见,发为文章,其中意见
东大有个梅
作者:纪晓群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李瑞清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师范学堂  六朝松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少年中国学会  恽代英  砖混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 
描述:东大有个梅
把温暖送到
作者:齐少国  来源:中国监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凤台县  一次性针头  照片剪辑  皮肤病  下岗职工  重要思想  吴炳  洪水淹没  维持生活 
描述:把温暖送到
旅美回国的成方圆说-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文化艺术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旅美回国的成方圆说-歌星不应是狗尾巴花
“晦阉”应是“晦
作者:暂无 来源:三湘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晦阉”应是“晦
居隆上找铀人
作者:黄继妍 张启堂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找铀  相山矿田  工作者  地质 
描述:11月初,记者来到被誉为“中国铀都”的相山矿田.体验寻找铀矿宝藏的地质工作者们的苦与乐——[编者按]
华焯《持诗》研究
作者:肖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焯    同光体  研究 
描述:,号持,江西崇仁人,著有诗集《持诗》,收录平生诗作600首,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华焯诗取径杜、韩,宗法孟东野、黄山谷,近学陈散原,而论诗则主张顺应自然造化,师心自用,适性而发,博观广取。然华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