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51)
报纸(161)
图书(52)
学位论文(23)
图片(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86)
地方文献 (67)
地方风物 (19)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3)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8)
2012(49)
2010(59)
2008(27)
2006(29)
2003(11)
2002(12)
1996(8)
1991(8)
1985(13)
按来源分组
文献(14)
文学遗产(4)
史学史研究(2)
新理财(1)
公关世界(1)
常州工学院学报(1)
中学生百科(1)
同舟共进(1)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
西江日报(1)
与《古今姓氏书辩证》——兼谈宋代姓氏谱牒学的发展
作者:王力平  来源:文献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姓氏  宋代  谱牒学  谱系  郑樵  五代  氏族  家世    《古今姓氏书辩证》 
描述:出新的面貌,邓《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古车车疏要
作者:王作新  来源:文献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吕氏春秋  杜预注  汉代  交通工具  人类社会  周礼  大车 
描述: "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人类社会的漫漫征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辙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据传黄帝时已知作车(参谯周《古史考》),而春秋薛国始祖奚仲就曾是夏的车正(见《左传·定公元年》及《荀子·解蔽》、《吕氏春秋·君守》等)。这大致能够说明车的发明和使用在中国具
关于《随园外诗》的真伪问题
作者:耿传友  来源:文献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伪问题  诗文  王英志  徐国华  袁枚 
描述:王英志主编的《袁枚全集》问世后,陈正宏①、王英志②、徐国华③、罗以民④、赵厚均⑤、郑幸⑥、冉耀武程等学者陆续发现了一些该集所未收录的袁枚诗文。
旧京史稿:赵骏的一件信札
作者:贾双喜 冀亚平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和团  图书馆  工作人员  庚子  手札  教民  京师  北京  落实政策  任侠 
描述:氏喜赵山木墨迹,喜临赵骏中堂对联,收藏有赵氏真迹百余件。1932年王病逝后,即归宋氏。几十年来,多人求售,先生均未曾割爱。
谈曾巩的流传和版刻
作者:陈杏珍  来源:文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南丰  宋刻本  繁荣景象  文学理论  版刻  流传  晚唐五代  唐宋散文  北宋中期 
描述:北宋中期,我国文学经过晚唐五代一段低落之后,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词人、古文家。曾巩是当时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他以自己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的突出成就,推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也对后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宋元到明清,一直享有盛名,并被明代人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
《忠惠提要》辨误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黄庭坚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四库馆臣  参知政事  曾巩  给事中  苏轼 
描述:《忠惠提要》辨误
泥活字本《修业堂》简介
作者:王继祥  来源:文献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  雕板印刷  重要贡献  翟金生  社会发展水平  发明  历史文献  黄爵滋  人类社会 
描述:这项对人类文化有重要贡献的伟大发明,在
题名《李翰林》的三种不同版本
作者:詹锳  来源:文献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供奉  太白  宋本  明刻本  图书馆  江万里  陈振孙  乐史  补注  别集 
描述:一、明鲍松刻仿宋成淳本《李翰林》三十卷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宋本或仿宋本李白诗文集只有两种:一种题作《李太白文集》,一种题作《李翰林》。前一种是蜀刻本,元人所刻杨齐贤、萧士(?)注本《分类补注李太白
袁枚外诗文十九篇考释
作者:赵厚均  来源:文献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枚  考释  诗文  书札  王英志  文献  序文 
描述:九通考释》④、《袁枚外书札六通考释》⑥,得其书札58通,为袁枚外作品搜集做了有益的补充。近来泛览文献,犹有所得,略依其作年适录如下,其不明者置后,并就有关人事略作考释。
丘处机《磻溪》、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与虞《道园类稿》
作者:王玉良  来源:文献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丘处机  马祖常  金刻本  全真道  图书馆    诗文集  元刻本  四库全书总目  参考价值 
描述:《磻溪》三卷,金刻本。作者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元史》有传。全真道是金代逐渐兴起的道教新派。创始人王喆,原名中孚,陕西咸阳人。原为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