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尚书新义》初探
-
作者:方笑一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尚书新义
-
描述:《尚书》,通过解释《尚书》来介入政治实践,达到推动变法的效果。
-
王安石《尚书新义》辑补
-
作者:陳良中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尚书新义 尚书新义 辑补 辑补 陈大猷 陈大猷 《书集传》 《书集传》
-
描述: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
-
王安石《尚书新义》辑补
-
作者:陈良中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辑补 陈大猷 书集传
-
描述:王安石《尚书新义》为其变法的理论支柱,但久已亡佚,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一书辑录王氏《书》说554条,然遗漏东阳陈大猷《书集传》一书。《书集传》引王安石书说259条,42条同于
-
刑名相杂 穿凿好异——论《尚书新义》的特点与命运
-
作者:陈良中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特点 穿凿
-
描述:王安石的《尚书新义》是羽翼其变法之作,独行科场60余年,在训诂义理上有不少创获。但王氏解经穿凿好异,又杂刑名之学,当时学者以经学为媒介与王氏新学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尚书新义》由于自身的缺陷
-
王安石《尚书新义》的诠释特性:以其哲学思想为视角
-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尚书新义》 德性 智性
-
描述:性和有用性的标准而形成的,是他的早期哲学思想在变法时期的延续与发展。
-
王安石《宋赠尚书都官郎中司马君墓表》一文——兼论温公、荆公
-
作者:邬国义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都官 司马氏 尚书 夏县 起居注 《行状》 文集 起居舍人
-
描述:父炳皆不仕,然累世未尝异居,故家之食口甚众而贫无以赡。君幼孝谨,父兄悉以家事付之,能俭勤以成其家。当是时,田不加广,又未尝为商贾奇袤之
-
《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
四方风新义
-
作者:饶宗颐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新义 卜辞 定点 基本的 东方 说文 立春日 周礼 音律
-
描述:人立于天地之中,对自然界物象的观察,最基本的是方向的辨认。因为空间的区划是人的周遭最重要的定点,《周礼》一书在开端便说:“辨方正位”,“以为民极”,方位的确定是人民活动的指针。人类对于四方(Four quarters)之观念产生甚早、华夏
-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
作者:胡金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道 道 人性论 人性论 《三经新义》 《三经新义》 《字说》 《字说》
-
描述:本身就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这是王安石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本质特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王安石提出了“法其意”和“道之全”的思想。“法其意”就是要效法其精神实质,所以形式上可以而且必然与先王不同,王安石以此强调了“变”的思想。“道之全”与理学家以五常为道本体的体系有很大不同,王安石以“道之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公开吸收佛道诸子百家的思想,王安石从“惟理之求”和“合吾心者”的标准出发,挣脱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而王安石所确立起的道不仅仅包括了一些道德伦理的内容,而且还有功利主义的因素。王安石的道本体作为最高的范畴表现在万物之中的人身上,就是人性。与王安石的道本体相对应,王安石人性论的内涵中既有德性的一面,又有智性的一面。...
-
王安石《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廖育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宋代经学
-
描述:著作在明初已全部亡佚,目前可見的只有清代所輯的《周官新義》一部輯佚書。王安石參與的宋代熙寧變法所著的《三經新義》,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官新義》,內容鋪陳改革宋代吏治與經濟的藍圖,受到撻伐最深,王安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