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19)
报纸
(9)
图书
(5)
学位论文
(4)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7)
宗教集要
(5)
地方文献
(4)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
(12)
2010
(10)
2009
(9)
2004
(5)
2003
(3)
1998
(5)
1995
(2)
1991
(1)
1987
(4)
1985
(3)
按来源分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紫禁城
(2)
自然辩证法通讯
(1)
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
(1)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1)
新闻爱好者
(1)
中原文献(台湾省)
(1)
哈尔滨学院学报
(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南宋
生平事迹
吴嵩梁
篆刻艺术
元明清
四库全书
《陆子学谱》
天文学史
《漕行日记》
吴澄舆
戏曲
外感
剧作家
吴昌硕
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国戏曲
周亮工
全祖望
墓志铭
书法成就
商榷
全面发展
曹洞宗
清代
选集
私人藏书
哲学
书法艺术
唐宋时期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宗谱》清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清代
中州文士:[侯朝宗、周亮工]
作者:
邓云乡
来源:
中原文献(台湾省)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生平事迹
中国
清代
描述:
清代
中州文士:[侯朝宗、周亮工]
胡应麟与朱彝尊:[私人藏书]
作者:
陈少川
来源: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私人藏书
清代
中国
描述:
胡应麟与朱彝尊:[私人藏书]
关于诸葛亮的复姓及世家探源
作者:
王德峰
梁汉珍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
《风俗通义》
世家
《世本》
宗谱
汉文帝
琅琊
《太平寰宇记》
泰山郡
《三国志》
描述:
关于诸葛亮的复姓及世家探源王德峰梁汉珍诸葛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有显赫地位的大家族,自西汉、三国以迄魏晋,代有名人,这与诸葛氏族特殊的文化传承是分不开的。在诸葛氏这个大家族中,对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人物莫过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本文对复姓“诸葛”是否...
《叶氏
宗谱
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作辨
作者:
薛瑞生
来源:
人文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叶梦得
叶氏
苏武
吕惠卿
苏轼
谱序
《宋史》
“讳”
知贡举
描述:
《叶氏
宗谱
序》与《像赞》非苏轼、苏洵作辨
岸里社与汉人合作开发
清代
台湾中部的历史渊源
作者:
黄富三
来源:
汉学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岸里社
台中盆地
割地换水
张达京
潘敦
描述:
大甲溪南岸,即今台中盆地,土地平坦、肥美,水源充沛,对汉人移民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岸里社兴起後,亦与汉人密切合作,促成中部地区尤其是台中盆地的全面开发。异民族接触原本会因种族、文化、利害矛盾等问题而发生冲突,何以岸里社愿意以「割地换水」的优厚条件,与汉人合作拓垦呢?追根究底,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与理由,笔者归纳出四个因素。第一是清廷所赐之大甲溪南岸土地原属大肚、牛骂、沙辘等中部平埔族所有,他们与岸里社有历史恩怨与利害矛盾,因此岸里社需藉汉人之力对抗邻族以确保地权。第二是汉族移民对中部荒埔虎视耽沈,与大垦户合作拓垦可以消除其侵垦的威胁。第三是岸里社因效力清廷而归化,汉人的影响日深,其中通事张达京与土官潘敦仔关系密切,强力主导该社的归化与汉式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第四是岸里社汉化後,鹿场日益缩小而肉源减少,必须另谋粮食来源;而公家差役繁重,族人无法独力进行生产工作,因此有赖汉人之合作,发展高生产力之汉式农业,以满足生活之需。由上可知,岸里社与汉人因有共利基础,双方乃合作拓垦而迅速完成中部的开发工作。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