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27)
报纸
(233)
图书
(48)
学位论文
(13)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8)
地方文献
(98)
宗教集要
(9)
非遗保护
(7)
地方风物
(7)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1
(67)
2009
(49)
2008
(42)
2002
(21)
1998
(14)
1997
(19)
1990
(20)
1985
(9)
1981
(4)
1962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31)
抚州师专学报
(11)
上海艺术家
(3)
文学评论
(2)
晋阳学刊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
安徽文艺出版社
(1)
管理学家:实践版
(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课堂内外(初中版)
(1)
相关搜索词
中学
现实生活
音乐史
题材
唯心主义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于右任
基本方法
古代诗歌
发音
合作施工
大学毕业生
价值
司马光
基本功
乐钧
博士研究生
咏诗
历史影响
古代音乐\音乐史\中国\清代
陈彭年
盗窃案
版刻
精神现象
官俸
文渊阁
围棋
喘咳症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商州三录》】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心海一得
录
:四则
作者:
暂无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蚂蚁
黄蚂蚁
陆九渊
“心”
吾心即是宇宙
象山先生
陆象山
蝇子
赤子之心
唯心主义
描述:
心海一得
录
:四则
陆九渊治荆政绩
录
作者:
赵水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荆门市
讲经台
象山书院
宋王朝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规律
四君子汤
《尚书·洪范》
盗窃案
描述:
陆九渊治荆政绩
录
陆象山心学感悟
录
作者:
周世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心学
象山心学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内容构成
内容构成
历史影响
历史影响
描述:
多角度地分析了象山心学的生态环境,揭示特定时空象山心学产生的必然规律;从“人心(性)本质说”、“人心同一说”、“人心蒙蔽说”、“人心自救说”、“人心开发说”五个层面论述了象山心学的基本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评说了象山心学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所投射的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陆象山心学感悟
录
:[陆九渊]
作者:
周世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描述:
陆象山心学感悟
录
:[陆九渊]
乐钧小说《耳食
录
》发微
作者:
邹自振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耳食
小说
宝黛爱情
《聊斋志异》
临川
乾隆盛世
《红楼梦》
将军
书生
石印
描述:
,风雅好士,他被召致幕中,经常和刘嗣绾(芙
黄爵滋系年要
录
作者:
黄细嘉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道光帝
林则徐
张际亮
潘德舆
监察御史
龚自珍
第一次鸦片战争
给事中
宜黄县
描述:
黄爵滋系年要
录
论李焘对《王安石日
录
》的取舍
作者:
李华瑞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焘
王安石
《续资治通鉴长编》
《日
录
》
描述:
以往学界多认为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采录《王安石日
录
》入正文,是不因人废言的良史作派,但这只是注意了李焘用《日
录
》订正史实的一面,而在具体到事关新法是非以及针贬变法方面的深刻用意却很少
王安石诗禅意
三
味论
作者:
邵维加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禅意
三
味
追慕禅宗
曲诉禅隐
俱味禅悦
描述:
王安石的诗往往体现出一种禅的况味和追慕禅宗的本心。由于不凡的经历和秉性,王诗或以峭拔凌厉的议政表现“在欲行禅”的人生信条,或以隐喻曲笔表现其难言的归隐之心。晚年写下的流丽清新、洁美如画的归居小诗,才最彻底、最真实、最畅意地表现了这位老居士对禅精湛的理解和对待天才的运作。
试谈“
三
舍法”
作者:
罗传奇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三
舍法”
王安石
太学生
兴办学校
胡瑗
范仲淹
科举制度
北宋
熙宁
教育改革
描述:
和学校制度的弊端,对培养变法革新的人才,对宋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义是很大的。本文试就“
三
舍法”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方面,作一些介绍和阐述。
陆象山研究
三
题
作者:
李华青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育人
育人
正直务实
正直务实
描述:
论述了一位构建“心学”大厦的先哲、一位作育人才的大师、一位正直务实的官员三个问题,从不同侧面对陆象山进行了研究。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