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氏八佾舞于庭”不是维护周礼(与李启谦同志商榷)
-
作者:刘百顺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季平 周礼 祭祀 维护 左传 论语 正义 新解 鲁国
-
描述:传》记载,季平子是代鲁君主持过祭祀,但昭公二十五年又说:“将禘于襄公,万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二人’,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谓当作“二八”,二八即二佾,刘宝楠《论语正义》据此推论季平子“取公四佾
-
王骥德与吴江派问题的再探讨--与夏写时先生商榷
-
作者:陈建华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江派 王骥德 音律 汤显祖 曲律 戏曲创作 商榷 徐渭 批判 切中要害
-
描述:论与剧作风格进行了探讨,举出了种种王与沈璟的联系的材料,说明了王骥德不仅属于吴江派,而且是吴江派中的主要成员。本文打算在徐文的基础上对王骥德与吴江派的关系再作一番探讨。
-
论吴炳之死——与蒋星煜先生商榷
-
作者:于成鲲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武冈 傅作霖 衰老 投降 十七年 降清 大学士 历史学家 饮食
-
描述:迅不及支,一战而败。合城上下斫北关弃釜飨而走。除帝驾,三
-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讨论及其意义(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
作者:孙祚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政权性质 封建政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民起义 经济基础 农民阶级 照旧交粮纳税 地主阶级 土地所有制
-
描述:的,特提出来进行商榷。
-
试论《周礼》的荒政制度
-
作者:陈采勤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荒政 礼乐制度 救灾制度 经济思想 救灾措施 制度建设 中国近代史料 政治行为 明代荒政
-
描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驰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研究古代荒政的学者,只是注意到了古代最早的荒政制度出现在《周礼》十二
-
周礼王城:天下一家的空间图式
-
作者:张腾辉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营国制度 周礼王城 君臣空间 天下一家
-
描述:历了一个从人(君臣)到物(建筑)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又与中国中古时期"天下一家"政治理念的生成与发展相契合。"营国制度"也由此成为"天下一家"意象空间创设的指导性文本与理想图式。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及其空间图式,"营国制度"文献本身的意义不但获得更加深入的剖析,同时营国制度空间图式与现实都城空间形制之间的矛盾也得以解决。
-
“季氏八佾舞于庭”新解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孔子 鲁国 季平 祭祀 旧制度 周礼 周公 晋国 大夫
-
描述:《论语·八佾》篇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孔子对作为一个大夫的季氏,竟然也奏起了天子之乐的批评。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句话,一方面认为孔子是顽固保守的代表;另一方面,就断定季氏是一位敢于冲破旧礼教和旧制度
-
从西周的君臣关系再释“八佾”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君臣关系 季氏 周礼 西周 专制政体 原始社会 建国后 原始民主 君主专制 社会势力
-
描述:所建立的制度——周礼,必然是既有君主专制的成分,又有原始
-
老聃与孔丘交往新考——兼论老子思想发展轨迹
-
作者:孙以楷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孔子 道德经 孔丘 思想发展 基本精神 无为而治 周礼 自然无为 老聃
-
描述:。笔者认为,老聃即《老子》的作者,孔丘至少曾五次会见并问学于老聃,问学的内容标志着孔丘与老聃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理清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对把握孔丘、老聃的学术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
也论“季氏八佾舞于庭”
-
作者:费民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周礼 孔子 新解 论语 批评 周公 僭越行为 演奏 大夫
-
描述:成矛盾,但具体到《论语·八佾》中孔子所批评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则以旧说为是。旧说认为,季氏将八佾舞“于其家庙舞之”,所以认为是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汉马融注《论语》本句说:“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