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10)
报纸(148)
学位论文(5)
图书(5)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4)
地方文献 (46)
地方风物 (23)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4)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85)
2012(27)
2010(37)
2009(36)
2008(15)
2007(16)
2003(12)
1993(3)
1948(1)
按来源分组
人民教育(3)
华夏文化(2)
少年文艺(南京版)(2)
当代江西(2)
书城杂志(1)
新闻晨报(1)
西湖(1)
董事会(1)
华商报(1)
中国农资(1)
南京 我的“牡丹”
作者:罗玛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现代人  江苏省  南京  电视剧  小剧场  折子戏  古代 
描述:原本五十五折的《牡丹亭》,改编成二十七折也要花三个晚上才能看完,难怪有人戏言:古代人看《牡丹亭》,等于现代人看电视连续剧。毕竟还是现代人幸运,能够在看腻了电视剧之后重回《牡丹亭》,享受四百年前的清雅与闲散。记得一次在江苏省昆剧院的小剧场里看折子戏,
近观火山口
作者:王一明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火山口  黄松峪乡  岩浆岩  火山岩 
描述:2004年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召开前,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对平谷区黄松峪乡的火山口进行了评估,确认它们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火山口,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科普意义。
谜二则
作者:彩虹  来源:中学语数外:高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谜面  苏轼  王安石  传说  组合  合法  根据  戴笠  宰相 
描述:是柘去木,隐石字;
一个正宗的广式婚礼
作者:刘坚  来源:黄金时代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婚夫妇  王安石  新娘  婚礼  传统婚俗  代名词  员外  司马相如  聘礼  产妇 
描述:戴。上午10时,祖庙内黄飞鸿纪念馆的武术队员统一着装,手举罗伞、灯笼等组成迎亲仪仗队迎接新娘。浩浩荡荡的迎亲队挑着聘礼,八音锣鼓班吹奏喜庆的迎亲曲调,热热闹闹地经过繁华的市中心。接新娘迎亲队大红“”这是中化民族办婚事时不可缺少的吉祥象征。相传“”字是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所创。他23岁时赴京赶考,在汴京看到
黯世——词新读
作者:易素平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读  晏几道  列车  研墨  飞云  匣子  远人  黄花  散发出 
描述:(一)他与耳钉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思远人》晏几道他的身影在列车扬起的尘埃中卷没。他把我放在心框那个小小的匣子里,时刻打开来惦记,而我却
古代官名的袭性探析
作者:沈小仙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名  古代  《大唐六典》  《周礼》  王莽改制  历史文献  更替  御史  官制 
描述:典》仿《周礼》等。二是文人喜用称,以示风雅。[第一段]
再向相山:来自二六一大队的报告
作者:狄调源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  铀矿田  抚州地区  地质勘查  勘探工作  铀矿地质  江西省  核工业  异常点  工作区 
描述:沸腾辉煌的相山,也似乎失去了它应有的风采。今天,当发展铀矿地质的第二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在这片热土上奋斗了40多年的二六一人。重新燃起找铀的希望,他们正充满激情、充满信心地再向相山。[第一段]
[2005-08-25] 「胡布會」9月7日白宮舉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正陪同布什在愛達荷州度假的麥克萊倫在宣佈這個消息的聲明中說:「(布什)總統期待著與胡主席就美中議程的全方位問題進討論,繼續與中國建立坦率、建設性、合作的雙邊關係。」 根據中國大使館的說法,胡
琴台客聚:王安石變法之路難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宋神宗趙頊是個年輕有為的皇帝,在宋英宗治平四年時即位才二十歲,就想把北宋王朝百多積貧積弱的局面扭轉過來。 事緣北宋在開國的太祖、太宗時代,因採取防內輕外的國策,這才埋下如斯局面的種子。宋太宗曾對侍臣們說:「國家者,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特邊事耳,皆可預防。若奸邪共濟為內患,深可懼也。」 為防內
“吏不得人,则法不得”——从毛泽东评王安石变法说起
作者:孙业礼  来源:党的文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王安石变法  社会  青苗法  积贫积弱  高利贷  地主  经验教训  农民  过程 
描述:王安石曾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历史上称为“熙宁新政”。但是,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毛泽东曾总结王安石变法的教训,认为他“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王安石的新政,包含了多项变革,他自己最为得意的创新、也是最为当时人所诟病的是“青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