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41)
期刊文章(4773)
会议论文(83)
图书(17)
学位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36)
地方文献 (52)
地方风物 (21)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4)
才乡教育 (3)
非遗保护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02)
2013(215)
2011(291)
2008(256)
2001(166)
1999(121)
1995(129)
1992(66)
1989(106)
1985(95)
按来源分组
现代快报(24)
黑龙江晨报(16)
文学报(9)
文学遗产(6)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3)
剧本(2)
上海经济研究(1)
诗经研究丛刊(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史诗应是清人
作者:马卫中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看法,请教于许、王二先生和其他大方之家。
史诗应是戴名世所作
作者:许永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铖》内容与戴氏现存著述中思想言论之不同两点立论,认《为史诗》"决非戴名世所作",并断定"为假其名以传世者"。其文中不仅颇多臆测之词,而且对戴名世思想有明显的片面理解,因不得不申明之。
一部伟大的史诗 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最新评价
作者:丹尼尔·布尔特 张玲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史诗  史诗  表演  表演  戏剧形式  戏剧形式  评价  评价  排行榜  排行榜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描述:美国文艺评论家丹尼尔·布尔特(Daniel.S.Burt)博士2008年出版了《100部剧本:世界最著名剧本排行榜》一书,对世界100部剧本进行了排名,汤显祖的《牡丹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剧本,排名第三十二位。现将该书对《牡丹亭》的评价摘译如下,并附上其排行榜,仅供参考。
再谈疑案“莫须有”:“莫须有”应是“恐怕有”
作者:张贵民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莫须有  应是  恐怕有 
描述:景,充分考虑语义流变,动态分析前因后果,认为“莫须有”一词的初始含义应是“恐怕有”,同时对“岳飞之死”整个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史诗四组评析
作者:成健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古史  民族关系史  亡国论  西施  历史地理  家国兴亡  和亲政策  楚汉战争  民族团结 
描述:(一)西施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必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滩崔道融宰丕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评析:“女祸亡国论”是封建时代颇流行的观点,罗崔二人一反常论,从不同角度为西施辩护。罗隐认为国家的兴衰是由多种因...
笔墨追宋明 艺趣发新枝——清人乐钧《耳食录》艺术谈
作者:胡子远 赵伯英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人  笔记小说  华夏民族  司马迁  阅微草堂笔记  艺术形象  多角度  多侧面  统治者  清代文学 
描述:奇者而言”。这当然是大略而言。其实,清代笔记小说在明代文人创作小说的影响下,有着自己的面目。笼统地说,它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立体效果,使读者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审
清人潘克溥的《诗经说铃》:一部淹没在《诗经》学海洋中的“诗
作者:张鹏飞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研究  诗义  诗序  孔子  文王  清人  诗三百  王应麟  择善而从  诗教 
描述:世;采诗后别之以"周"、"召"是孔子时代编诗者别以邦域也(文王
打击医应是 政府的职能
作者:暂无 来源:黑龙江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打击医应是 政府的职能
改革应是“帕累改进”
作者:邹薇 庄子银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马以鑫:长篇小说应是一部“史诗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马以鑫:长篇小说应是一部“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