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出精神与他批判”:陆九渊心学文论评议
-
作者:王以宪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理会本心 心学 江西诗派 主体精神 程朱理学 主观唯心主义 批判 个性精神 哲学体系
-
描述:世文学评论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待人宽厚的刘绍棠
-
作者:沈楚 来源:世纪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大运河 北京市 中国现代文学史 茅盾 反右 批判 写作 四人帮 性格
-
描述:常把刘绍棠作不革命的靶子抖落一番。四人帮垮台后,浩然也遭受沉重打击。刘绍棠不计前嫌,向他伸出热情友爱之手,主动登门到浩然家表示友好,使心灰意冷的浩然重新鼓起生活的风帆和写作的勇气。有时,绍棠还邀他一起下乡辅导爱好文学的青年,这是何等宽宏厚道的气度!
-
再论周人的结婚年龄
-
作者:南玉泉 张志京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始婚年龄 最晚婚龄 早婚 法律规定。
-
描述:庶,即平民百姓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指出上述观点的不妥之处。同时,运用典籍记载、各代法律法令、考古发现,文学作品等史料,确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是指周人结婚的最晚年龄,始婚年龄则与汉唐各代大体一致,即男子二十上下,女子十五上下。这也是人类自然生理属性的反映,庶民间的结婚年龄可能比贵族会更自由一些。
-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
作者:江巨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学批判 理学家 戏曲研究 哲学 汤显祖 爱欲 批评家 历史 王龙溪
-
描述:随口吟诵,形诸笔端。另一面又强烈地感到,两位批评家对《牡丹亭》涉及的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如国家治乱,民族战争,文人
-
戏剧与高校结缘《牡丹亭》再谱新篇
-
作者:傅修延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谱新篇 赣文化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戏剧史 赣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传统戏剧
-
描述:江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版赣剧《牡丹亭》,2003年12月 下旬在江西艺术剧院举行首轮公演。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 出的瑰丽背景与闪烁迷离的灯光,加上气势恢宏的交响音 乐、合唱与舞蹈,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艺术效果。人们称赞这 是杜丽娘在21世纪里最美的一次复活。$$ 新版赣剧《牡丹亭》的编导与策划提出,要让振兴
-
再论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改革
-
作者:席卫权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师美术专业教学 课程改革 再论 高师美术教学 李瑞清 高师美术教育 课程设置 图画手工 师范性 通才教育
-
描述:在高师美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是关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其内容和教法现代化的问题。课程改革的方向应有利于加强学生多方面文化修养;强化教育专业理论课程;重视美术学科基础理论和史论的学习,注意通才教育的实施。
-
柳宗元《江雪》诗再解
-
作者:房卫国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宗元 《江雪》 写作背景 政治革新 《渔洋诗话》 精神面貌 刘永济 中国古代 胡应麟 王士祯
-
描述:(《环溪诗话》卷下)、明之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清之王士祯(《渔洋诗话》)、金飚升(《粟香随笔》
-
叙述生命的需要——《牡丹亭》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
-
作者:杜改俊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 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
-
描述:《牡丹亭》的主旨是在叙述人的生命需要 ,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
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王安石青苗法与免役法再评价
-
作者:傅允生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制度缺陷 制度创新
-
描述:,体现了赋役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值得肯定。
-
《太平寰宇记》成书再探——以乐史生平事迹为线索
-
作者:张保见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史 乐史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成书 成书
-
描述:(1 0 0 0~ 1 0 0 2 )间 ,并就该书的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