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人诗话退休①
作者:夏夏  来源: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退休制度  诗话  古人  《周礼》  退休金  终身 
描述:退休制度,古已有之。据《周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意即做官的到了70岁就要“还禄位于君”,告老还乡。但退休后.朝廷是不再发给俸禄的。例如东汉大臣郑均在建初六年(81年)退休时,章帝(刘坦,76—88年在位)只赐给他一个“终身尚书”的空名,没有分毫退休金。
《直书录解题》随批注考
作者:李裕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注  书录解题  甲乙集  石鼓文  宋高宗  王安石  皇族  悲喜  心法  宋史 
描述:也不清楚,今特撰此文,以补其缺憾。
论陆九渊心学对《沧浪诗话》的影响
作者:丁文俊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沧浪诗话  心学  去功利化  主体气象  审美意识 
描述:歌对心学的借鉴止于自然情性,不具备心学内含的对王道的政治诉求,因此《沧浪诗话》本质上是以审美意识为最终归依的诗论.
伤花怒放
作者:洪亮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半山  钟山  取水  春风  金陵  江宁  诗话  叶梦得  欧阳修 
描述:东晋谢安(字安石)故宅的遗址,叫谢公墩。
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探索以园院模式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不仅解决了20多人一年三季的吃菜问题,还为国家每年省下1万多元。 走进王益区中心敬老院,食堂门口挂着
吴炳《粲花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
作者:王艺陶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粲花五种曲》  创作技巧 
描述:吴炳是晚明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篇幅不长,结构紧凑。其戏剧技巧一直备受推崇。吴炳的《粲花五种曲》在安排人物的行动时使其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大大减少了赘笔;在场面转换上,充分地运用了明场和暗场,将笔墨
玉承瓷/好“色”之徒的突围/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玉承瓷/好“色”之徒的突围/牡丹亭:侯庆艺术展
铜川市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探索以园院模式
作者:刘洁  来源:阳光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阳光讯(记者 刘洁)王益区中心敬老院改变了以往坐等吃财政的模式,利用流转农民的八亩土地,自己动手,用农家肥种绿色蔬菜,菜籽榨油后秸秆还田,年种西红柿、辣子、茄子、红白萝卜等蔬菜六千余斤,不仅解决了二十多人一年三季的吃菜问题,还为国家每年省下一万多元。 走进王益区中心敬老院,食堂门口挂着一串串红彤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