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2
(1)
2011
(1)
2008
(1)
1991
(1)
按来源分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长城
(1)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1)
齐鲁学刊
(1)
相关搜索词
今文学派
塾师
女教
寤寐求女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关雎》】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从《
关雎
》接受史看《牡丹亭》的时代意义
作者:
萧华荣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文化精神
理解与解释
逻辑起点
人性解放
社会条件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汉儒
今文学派
描述:
《
关雎
》一类情诗被扭曲的艺术本性的复归,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变迁的一个投影。因此,笔者把这种理解作为考察《牡丹亭》时代意义的视点。
细说《闺塾》中的陈最良
作者:
黄晓明
来源: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人物形象
汤显祖
封建礼教
虚伪性
学生
教义
塾师
关雎
牡丹亭
描述:
《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教参中对其做了如下论断:一个十足迂腐的道学先生,严格遵守封建教义,
从《牡丹亭》对《诗经》的接受看汤显祖的情教观
作者:
李春芳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经
诗经
杜丽娘
杜丽娘
牡丹亭
牡丹亭
情教观
情教观
女教
女教
诗教
诗教
毛诗序
毛诗序
重要内容
重要内容
关雎
关雎
描述:
。以
从《诗·
关雎
》到《牡丹亭·惊梦》:“寤寐求女”母题在互文网
作者:
艾荫范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文学母题
文学母题
寤寐求女
寤寐求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
·惊梦》中完满现身。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