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复活的象征——浅谈《牡丹亭·惊梦》中生手中的那枝“
作者:王国彬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梦梅  梦梅 
描述:作者以男性的视角为当时的女性塑造了男性拯救者。
谢稚书札:致吴灏(之
作者:吴泰 释文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交流  书札  文化修养  电脑时代  传递信息  现代人  低俗化  文言  白话  书写 
描述:代的一大憾事。[第一段]
读孟尝君
作者:王安石  来源:山西教育(初中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驳论文  孟尝君  王安石  基本观点  语言  田文  文字  意志  战国时期  齐国 
描述:读孟尝君
谢稚书札:致吴灏(之四)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思想感情  综合体  王羲之  作者 
描述:偶然欲书的里5种自然的韵昧了,情感稍纵即逝,一不可再。[第一段]
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梦梅形象比较
作者:孟梅军  来源:教育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生  梦梅  人物形象  比较文学  王实甫  《西厢记》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文学研究  中国 
描述: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与献世宝——张生与梦梅形象比较
《曾巩》史实系年疏漏拾零
作者:李胜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琦珍  《曾巩  疏漏  考辨 
描述:王琦珍先生《曾巩》广征事实,详列交游,考次诗文,对传主事迹论之甚详,时有高见,但疏失尚存。本文参以有关文献,就此略陈浅见,瑜中求瑕,欲其益善。
清诗句句尽堪:浅论孟浩然思想与诗风之关系
作者:林晓霞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浩然诗歌  诗歌创作  评价  佛教  历代评论  社科教育  襄阳  杜甫  胡应麟  隐逸思想 
描述: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历代评论家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导漾英挺,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其自名。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杜甫《解闷》襄阳时得大篇,清空雅淡,逸趣翩翩。胡应麟
话本《拗相公》与文言小说《钟离叟妪》关系考辨
作者:乔光辉  来源:书品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话本  考辨  《警世通言》  通俗小说  王安石  《钟》  简称 
描述:《京本通俗小说》中的话本《拗相公》(下简称《拗》篇),即《警世通言》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与赵弼《效颦集》卷中《钟离叟妪》(下简称《钟》篇)为同一题材,写王安石前往江宁途中的遭遇,讽刺了新法